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社会科教 > 正文
中经搜索

农民工不能成防艾薄弱区

2009年11月16日 07:47   来源:光明网   佘宗明
    湖北省近期启动第二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项目,其中咸宁崇阳县共发现73名艾滋病感染者,72人是农民,59人为外出打工期间感染。外出打工人员感染后带回的输入性疫情,已不容忽略。(长江日报11月1日)

    众所周知,扎根农村、漂泊城市的农民工,是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一个群体。由于人如飘萍,居无定所,所以广覆盖的、定期性的疾控检查,对于他们极具操作上的难度。只有在春节时分,所属地疾控部门才能趁农民工大幅回乡之机,对返乡农民工做检查。因此,农民工防艾环节的漏洞,很难及时被打上补丁,得到修复。

    同时,农民工往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这,也凸显了普及化防艾教育的缺失。在崇阳县73例患者中,有70例均属经性途径感染;在对农民工摸底调查中,15000多名受访者,了解艾滋危害与传播途径的不足一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表明农民工需防御的,不止是艾滋病,更是“艾滋常识匮乏症”。不了解艾滋病的传播路径,所以导致某些人生活方式的失洁,没有“不意”的概念,更不用说事前绸缪;而不清楚艾滋危害,使得他们视防艾检查无足轻重,没当回事。

    防艾检查无法全面覆及,防艾教育力度不够,农民工防艾也就毫无“免疫力”,任病毒来侵,自无能为力。而如何补洞,筑好防艾的防火墙,也成了防艾工程的核要所在。

    首先,农民工防艾需要城乡联防,聚合二者之力,而不能依赖农民工所属地的单方预防。农民工疾病防控,也应被城市疾控部门重视并担起重任,而不是付之阙如,对游走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群体置之不管。相关部门当深入“贫民区”,变“等民来访”为“为民下访”,进行流动式的疾检,各种福利、服务措施配套,尽量让艾滋防控“全民化”、“大众化”。

    其次,长期性、大力度的防艾教育要跟进。防艾的最基本常识,就是要把防艾作为一个常识。针对农民工群体,要加强防艾教育的平民化、平易度,让他们有兴趣去了解防艾重要性、基本途径,从而实现防艾上的“他律变自律”。

    套用哲学家西塞罗那句话:让我们记住,健康的原则必须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若农民工防艾被忽视,那么侵入社会肌理中的“冷漠不公”的病毒,会比他们感染的艾滋病毒更可怕。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