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烦恼与美育的缺失

2009年11月14日 08:13   来源:解放日报   龚丹韵
    有媒体报道,一位9岁女孩3年换了6个特长班,最后向父母写下保证书,自愿不学音乐、美术、舞蹈等特长,保证长大后不怨爸妈,这才作罢。

    且不管真假,此事一经公布,确实一下子刺痛了大批社会舆论。毕竟这几年,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凡有点条件,都会给孩子学特长,让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于是有人把批判的高度提升为“做个中国人要学多少本领才够?”社会毕竟还是由“普通人”组成,何苦一定要有特长?如此不幸福的童年,是否真能换来以后的成才?等等。

    这些观点貌似很有道理,充满人情味。可是细想一下,事实却是:常有成年人,确实会抱怨童年时父母没创造条件,如今非常羡慕有文艺特长的人。

    关键的分歧点恐怕在于,我们如何定位这些艺术。中国古代的精英教育中,琴棋书画可不是额外的“特长”,而是最基本的人文素养,教导君子如何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继而品读人生。中学语文常识之一,就是让学生背诵古代教育“六艺”是什么,其中就包括了“乐”。换句话说,读中学的孩子们,可能比家长们更加清楚,传统艺术美学教育的分量有多重。孔子说育人要“兴于诗,游于艺”、“多识鸟兽草木之名”。放到现代,我们或许可以换成一个熟悉点的词:美育。

    康有为曾详细设计过一套教育框架,主张小学生“学礼习乐”;梁启超则发文呼吁“唱歌一科,实为学校中万不可阙者”。之后的蔡元培、王国维都不遗余力地推荐美育,把它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可惜的是,美育一直是我们的软肋。尽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字方针人尽皆知,但是“美”还是往往被忽视。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想法,现在我们的教育都已经科学化、专业化,语数外为主,美术音乐课为辅,主副科分工明确,有什么问题呢?那么,不妨看看科学精神下,西方是怎么看待美育的分量。

    心理学家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结构理论,成为上世纪西方各种教育改革的依据。简单说,该理论并不认为人的智力用一张测验单就能测出来,因为智力分多种方面,除了语言、逻辑智能,还有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等九大类。今天的教育主要是学习语言和数理逻辑能力,由此决定你能否进入名牌大学。但是加登纳说,一旦离开学校,你的表现是否良好,往往更多取决于其他几项智能。他甚至认为,人们太习惯把语言数理逻辑有问题的人看成智力低下,疾病之外的音盲和色盲其实也算一种智力低下。随着发展,社会对人的技能评价会产生变化,当计算机能够代劳各种数学技巧工作后,说不定未来会认为艺术技能才是最有价值的。

    所以,从“九大智能同等重要”的角度看,凭什么认为课内学习理所应当,课外的艺术学习就是“额外的特长”?事实上,正因为种种社会原因,学校不得不只偏颇语言和数理逻辑,此时,校外的美育就成为一种难得的纠偏和补充。只不过问题在于,家长是抱着什么心态,是为了量化累积学习指标,还是为了真正教育孩子,让他们学会去发现美、感受美?如果是前者,那是家长的教育思路过于简单粗暴,而不是教育内容太多余。

    就学习本身而言,无所谓内容量多还是量少。高明的教育者,即使纵容孩子游玩嬉戏,也会成为一种学习,平时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可能化为各种思维启蒙和潜能开发。甚至可以说,人生本就处在一种时刻学习的状态。而不正确的教育下,培训内容就算从十个简化成一个,估计最后也只能成为不堪重负的压力,逼出苦不堪言的逆反情绪。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的根本使命,就是成就人的丰富心灵。我们无法增加生命的长度,所以唯有提升生命的质量,也就是让自己的人生多一点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在基本温饱问题解决之后,必然会转向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就必然会涉及到个人的审美能力。其实在温饱问题尚未解决时,怀着怎样的心态来对待人生,也会令生命质量有很大的差别。

    在层出不穷的新闻面前,不难看到学子可以因为一点小事就轻生,夫妻为了一点口角就铸成大错。甚至不少白领喜欢捏碎方便面、深夜逛马路,发明了千奇百怪的减压招数,却仍然难以排遣心灵的空虚和精神的重压。他们大多是拥有正常语言能力,甚至高学历、高逻辑能力的人。在学校和家长的精心教导下,他们也许早早学会了如何发挥理性面对运算,却从来没有学会如何控制情绪、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某种程度上说,拥有丰富的心灵、健康的人格,学会如何感受生活,才是让一切知识学习有意义的前提。而艺术,则是与人的心灵最贴近的领域。难以想象,一个人如果只知道逻辑运算,却无法体会“一花一世界”的美好,无法感受色彩和生命的灵动,那样的人生会多么枯燥乏味,而那样的“普通人”组成的社会,将会多么缺少创新能力和文化朝气。尤其对未来的社会形态来说,技巧的工作可替代性越来越大,而艺术和文化创意却是千金难买。如果说社会的诸多弊症,都可以归结为劳动力人口素质,那么当下而言,我们的人口素质不高,主要不在于识字率,而在于美育方面的教养严重不足。

    把一个九岁的女孩逼到写保证书,这样的教育一定存在问题。但是舆论群起而攻之的前提,却是把艺术当做多余的特长,这样轻视美育的思维惯性,也是有问题的。冯友兰认为,好有两种,一种是“内有的好”,一种是“手段的好”。人生大部分痛苦,或者是因为“手段的好”枯燥乏味,或者是因为穷尽手段也没法达到“内有的好”。

    而解决痛苦的方法,就是把一切都当做“内有的好”。换句话说,唤醒人们对“内有的好”不懈追求的心灵,才是人生意义之所在,才有可能找到解开人生困惑的答案。所以,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想要教会孩子获得人生快乐和生活意义,滋养心灵的美育是绝不可抛弃的内容,这和学习语言几乎同等重要。只是得看家长的教育心态是否足够从容,启蒙方法是否足够高明。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