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钱老遗愿变成遗憾

2009年11月14日 07:10   来源:人民日报   赵永新
    北师大附中是钱学森的中学母校。从1923年到1929年,他在这里度过了6年的学习时光。在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长途中,6年不过是短暂的一小段,但这位科学巨星对北师大附中的感恩之深、评价之高,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他归国后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赶往母校探望。据他的第一位警卫秘书回忆,钱老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每次路过那里,都会说:这是我非常熟悉的地方。

    他曾经坦陈: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师大附中的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

    钱学森先生为何对自己的中学母校如此感念不已?前两天参观北师大附中刚刚布置完毕的钱学森展馆,笔者似乎找到了答案:当时学校实行的,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学生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能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为其后的发展奠定了“人生的基石”。

    钱学森展馆中的资料显示,北师大附中的前身,是成立于1901年的五成学堂,当时就制定了“勤学分”、“学习分”、“体操分”等“三分并举”的办学方针;1912年改为高师附中后,办学方针明确为七条:锻炼强健体格、陶融公民道德、培养民族文化、充实生活技能、培植科学基础、养成劳动习惯、启发艺术兴趣;1922年,时任校长的著名教育家林砺儒把北师大附中的办学宗旨概括为四条:培养健康身体、发展基本知能、培植高尚品格、养成善良公民。

    从中不难看出,当时的北师大附中,强调的是全面发展,看重的是充分理解,“死记硬背”没有市场,“分数”很受冷落。这一点,从钱学森的多次回忆中得到印证——

    学生临考试是不做准备的。从不因为明天要考什么而加班背诵课本。大家都重在理解不在记忆。考试结果,一般学生都是70多分,优秀学生80多分。

    (附中学生)并不刻意追求满分。能考80分以上就是好学生,但这80分是真正学来的扎扎实实的知识。什么时候考试,都能考出这样的成绩。

    下午下了课,还非要玩一阵不可,到球场上踢一场球,天不黑是不回家的。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重在理解不在记忆”的教育方法,激发了学生对所学课程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任意畅游、多方涉猎。据钱学森回忆:我们全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除了上课外,我们都参加了学科小组,有物理、化学、博物、天文等,利用课外实践和中午休息时间大家讨论、发表见解、兴趣很浓。

    由于老师教育得法,虽然课程较多,但学生们依然学得非常轻松:“这样多的课程,一点没有什么受不了的感觉。”钱学森在回忆中说,后来考上公费留学美国,还是靠附中打下的基础。

    由此可见,当时的北师大附中,是凭着遵循教育规律,施行正确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学习、自由成长的环境,才培育出青年钱学森这样的好苗子。

    反观当下的基础教育,在许多地方,上幼儿园期间就要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到了小学除了“抄、背、读、写”家庭作业,还要在双休日、节假日上奥数、补英语、学钢琴;上了中学更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这种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如何培养出会思考、能动手的创新型人才?

    钱学森曾不止一次地向国家领导人表达自己的忧虑: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让创新型的杰出人才脱颖而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钱老生前最大的遗愿。希望社会各方面关心教育,及早对扼杀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应试教育进行系统改革,莫让钱老的遗愿变成遗憾。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