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燕赵晚报: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提升到法律层面

2011年11月09日 08:11   来源:燕赵晚报   □吴睿鸫
    中国社科院撰写的2011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发布,课题组调研了中国境内的国企、民企、外企的百强企业,从商业贿赂制度、产品合格率、社保健康培训、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无论是国企、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社会责任得分都少得“可怜”,平均得分仅为19.7分,满分为100分。(11月8日《法制晚报》)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越来越成为人们衡量一个企业优劣的重要标杆。但是也不能对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抱有幻想和奢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及制度设计方面,还很不健全,一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还很薄弱。

    譬如,在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2010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中,中石油,在榜单中位居倒数第二名。震惊之余,人们又觉得这个评选结果比较客观和公正,没有冤枉中石油的意思。“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和“油荒”事件屡屡发生,就是明证。还有,一些房地产商偷税逃税,成为纳税侏儒;另外,近来在我国房地产领域,有不少的无良国有企业,包括财大气粗的央企,疯狂炒作地皮,不断制造天价地王,来助推房价上升。

    其实,世界上有许多国家早已把“企业社会责任”上升到法律层面,并走向了成熟阶段。美国大多数州都颁布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立法,2002年总统布什签署了《企业责任法案》,以制裁那些渎职和做假账,特别是直接损害民众利益的企业主管,以提高民众对美国市场的信心。有的国家则更为细化,如2005年5月,瑞典议会出台一部新法律,要求所有瑞典企业在年终报表中,除了做财政数据的呈报以外,还必须呈交一份企业持续性发展的报告。报告内容必须包括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以及与民众和谐相处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及其成果。将与民众和谐相处作为评估企业业绩的一个方面,是瑞典政府在引导企业良性发展方面做的新的努力。

    所以,要想让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坐等是根本不可能的,需要社会多方合力,包括政府部门、消费者、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的齐心协力。更为重要的是,国家职能部门要大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立法设计,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法》,来强制企业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