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安晚报:治理“地沟油”不能坐等检测方法

2011年10月14日 08:13   来源:西安晚报   ■张贵峰
    距离9月中旬公安部公布破获跨省地沟油大案已有一个月的时间,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10月11日透露,目前征集到的5种地沟油检测方法特异性不强,不能作为地沟油的有效判断手段,有关部门将再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法。“特异性不强是指没有很好地分辨出哪些是地沟油,哪些是食用油”。(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8版)

    “明明拿了地沟油检测,但是检测不出来”。目前这种“没有有效判断手段”的检测方法困局,无疑让人很遗憾。因为这意味着,即使不法商贩拿着“地沟油”公开出售,监管部门也很难证据确凿地以“地沟油”的名义予以指认、处罚;而面对真假难辨、鱼目混珠的食用油市场,消费者更是无所适从。

    那么,在这种“没有有效判断手段”的尴尬检测方法困局之下,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继续“向社会公开征集方法”、“组织公关”,当然是必要的。但仅止于此,或者说把治理“地沟油”的主要希望都寄托在这方面、坐等有效检测方法的出台,又是不必的。

    首先,应该看到,在科学技术上,有效准确甄别“地沟油”的检测方法,目前确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难题,并不容易在短时间内很快就得到解决。“目前世界各国都无特效的检测技术”,便是对此的很好证明。

    再者,即使有效的检测方法能很快获得,也并不意味着,仅仅简单凭此就能实现对地沟油的有效治理。一方面,新出台的有效检测方法能否永远保持有效、不被造假手段日趋高明的违法分子破解,便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这诚如有疾控专家指出的,“如果检验机构确定了地沟油的检验指标,造假者和违法分子就会想尽办法来掩盖要检测的这项标准”。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从根本有效治理“地沟油”的角度看,下游末端性质的“检验方法”,其实并不是治理的治本之计,关键是——如何能从上游源头控制“地沟油”的出现和形成。也即,如何预防使用过的食用油进入“地沟”。

    事实上,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之所以能在同样没有“特效检测技术”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地沟油”的有效控制、避免了它的“流回餐桌”,关键也正在于此。如在欧美许多国家,都实行十分严格的厨房垃圾管制措施、禁止将食用废油直接倒入下水道,废油必须在分离后由专门公司回收。如在德国,每桶泔水都有“身份证”、被严格记录在案;在英国,设置专门的废油垃圾桶。而为确保这些措施的落实,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严厉处罚措施,一旦餐馆、居民随意处置废油,都将面临极高的违法成本。

    这些国家的经验表明,有效控制治理“地沟油”,并不完全是一个科学层面的检测问题、技术手段问题。只要完备了源头上的社会管理、制度建设,不给食用废油进入“地沟”的机会和条件,“地沟油”便难以有“流回餐桌”的可能;反之,如果源头上的管理制度阙如,废油总能流入“地沟”、形成“地沟油”产业,那么,即便检测方法手段再先进、灵敏,恐怕也挡不住它的“流回餐桌”。

    (作者系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