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日前在学校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矛头直指目前自主招生考试存在的诸多弊端,认为当前自主招生的实际效果与期望之间有不少偏差,自主招生考试与99.9%以上的考生没直接关系。(12月5日《新京报》)
据柯的解释,每年以自主招生形式录取的考生大约1.5万人,其中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自主招生的优惠也可以进入同样的学校,即真正享受到自主招生优惠的考生为 0.5万人左右,占全国每年1000万考生总量的0.05%。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迄今为止的自主招生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
一项与99.9%以上的考生没有直接关系的制度,还有必要存在吗?——至此,公众很容易发出这样的质疑,但在笔者看来,自主招生的“七寸”其实不在与多少考生有关无关。正如柯炳生自己所言,“这项政策的本意就是针对少数考生的”。既然如此,如果真与99.9%以上的考生有关,那岂不成了另一次的高考。
成另一次高考——显然不是自主招生这一制度设计的初衷所在,也是它无论如何都不能“承受之重”。我们必须弄清出台自主招生的初衷究竟是啥?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日前表示,“自主招生本身就是为了能够在高考之外开辟一条新路径,能够确保把那些学有所成、在某方面有特长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招到学校中来。”
就笔者理解,自主招生只是对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旨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之外重新打通一条“管道”,把考生里极个别的“偏才怪才专才”也吸纳到大学教育的体系中来。所以,如果在剩下来的不到0.1%的考生中,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选拔“偏才怪才专才”,那么自主招生制度的本意不也就达成了吗?公众还能有什么不满的意见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自主招生制度这么多年一路走下来,尽管作出了不少努力与尝试,比如去年的“北大校长实名制”,今年的“自主招生联盟”等,但都无一例外地被公众诟病为“掐尖”的游戏——宣传很“给力”,最终还是以成绩是否拔尖作为最重要的选拔标准。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真正的“偏才怪才专才”,仍然被生生地挡在了大学校门之外,而这恰恰是自主招生制度的“七寸”。
与99.9%以上的考生无关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剩下来不到0.1%的都无法保证“实至名归”。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