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权力无刹车,公车改革难

2010年11月23日 08:08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京华时报》昨日报道,国家发改委正抓紧启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相关工作,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促进此项工作加快推进。

  说起公车改革,有些话已经说了无数遍了,比如公车消费每年支出几千个亿;比如超编制、超标准配备使用轿车;比如公车使用存在着3个“三分之一”,即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等等,这些都是痛恨公车腐败的人所耳熟能详的。

  既然现行公车制度弊端极大,但是,为什么公车改革断断续续已经13年,除了少数地方有所动作,取得一些经验,总体上还是改不下去呢?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说到了要害处:公车改革损害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些受益者,即使他原来的利益不是很合理合法,但一旦利益受到影响,他还是觉得被侵犯。另一方面,这些受益者同时又是公车改革的决策者,要他来改革自己的既得利益,这个很难。

  《京华时报》的报道和叶青所言,都很宏观;如果我们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与公车有关的“微观”现象,就会发现,有些事情还超出了上述宏观的概括,而且更生动,更有“人情味”。

  所谓“超编制”配备使用轿车,就是按规定没有资格配备专车的干部,也配备了所谓的“专车”。有些单位把车辆分配给部门使用,部门领导很容易地把“部门专车”变为“个人专车”,早接晚送,办各种私事。这样,司机的“身份感”也随之提高,部门里其他人真要办公事时,就叫不动他了,司机只须一句“领导要用车“,就把你打发了。这样一个环境,多数人的心情和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人都是贪图享受的,“专车”越高档越好。但是,“超标准”配车,还有社交的需要。有些领导很少下基层,特别喜欢和富人、老板打成一片,出入高档会所。这时,车的档次就是面子,车太次,面子下不来,专车的档次就上去了,按规定只能坐帕萨特的,就要想办法换成奥迪。

  领导的专车,领导的家人、亲属自然也要享受,接送领导的孩子上学、放学,领导的亲戚来了,司机又兼导游,等等。专车司机成了领导的“专人”,时间长了,领导的私事、家事也不能完全避开司机,司机也就成了领导的半个“家里人”,领导自然会有回报,到一定的时候,比如领导退休前,就提你当办公室主任副主任什么的,这样,领导退休后,可以继续享受“前司机”的服务;领导退休前的权利,通过人事安排延续到退休后,可谓福泽绵长。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一些领导的家人视司机为奴仆,颐指气使,随意训斥,司机只能忍声吞气。

  领导待遇家庭化,领导司机“奴仆化”,是中国式“公车文化”的独特景观;这种“公车文化”的实质其实就是“权力文化”。目前,在不少单位,“专车待遇”已渐渐扩大到科级领导了,这与中国GDP世界第二的地位倒是很相称。如果权力不受限制的状况不变,要改公车使用制度,难。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