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不该只是演说家

2010年10月15日 13:18   来源:光明网   

  前一阵子,有大学校长或因“量贩”网络热词,或因引用周杰伦的歌词,而受到麾下学生的热捧,并在网上引发热烈的讨论。 就在大学校长PK谁的讲话更能博取学生喜爱的风波已经平息之际,最近又有论者撰文对此现象作了辛辣的批评,称“由‘根叔’效应催生出的大学校长们越来越像‘小沈阳’,越来越‘会说话’”了。(10月9日羊城晚报)

  公允地说,大学校长越来越“会说话”其实并不是一件坏事,无论是传播自己的教育理念,还是与学校师生沟通,如果校长有着高超的语言艺术,能作一番充满激情、极富哲理的演讲,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失为自己和学校树立一个良好社会形象的办法。 不过,倘若只刻意准备一篇演讲稿,试图以一次娱乐性的演讲来博取学生的口碑,并通过媒体放大演讲的效果来吸引社会的关注,展现大学校长“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一面,那不仅落入“三俗”的窠臼,且有转移公众视线之嫌。

  近些年来,大学校园丑闻不断,从学术造假到走穴成风,从不择手段“圈钱”(比如只招自费研究生、通过科研立项造假骗取国家教育经费)到道德沦丧(最典型的例子是某副教授“聚众淫乱”及某副教授“香艳日记”风波),至于被复旦大学校长痛斥的部分老师心态功利浮躁、四处吃请、夸夸其谈,更是时下高等学府一种普遍而“正常”的现象。 或许是为了消除上述种种负面影响,一些大学校长挺身而出,用幽默生动、亲切随和的演讲“公关”社会舆论,并在一时之间成功地转移了公众视线,潇洒地捍卫了大学的尊严。 可大学承担着传播文明的神圣使命,大学校长更应成为大学教师“身正为范”的引领者,如果仅仅靠耍嘴皮子来重塑大学形象,毕竟不是长远之计,也无法解决目前大学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新近爆出的某大学教授雇凶殴打方舟子的新闻,正是这些深层次问题的集中爆发,应该引起大学校长们的深思和反省。

  即将出版的美国时代杂志刊文称,从1998年起,中国大规模向教育投放资源,投资教育的开支,是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倍。过去10年,中国的大学总数较以往增加了1倍。2007年中国的大学生总数约500万人,比1997年的100万人增加4倍。中国人才的急速增长,将成为美国真正的挑战。

  面对如此之高的评价,中国的大学校长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省思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集中精力整肃学术风气、消除学术腐败,引导教师埋头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鼓励专家学者大胆创新,多出科研成果,多培养创新人才,如是才能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更上层楼,才能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才能不辱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 一言以蔽之,大学校长不应该只是一个演说家,更应该是一个实干家、教育家,是一个大学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的领航者,这才是一个大学校长真正职责之所在。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