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叔”的母校定义应是我们政府官员的胸襟

2010年06月25日 15:21   来源:四川在线   朱少华

  昨日,在华中科技大学2010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院士16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30次。全场7700余名学子起立高喊:“根叔!根叔!”在2000余字的演讲稿中,李培根把4年来的国家大事、学校大事、身边人物、网络热词等融合在一起。“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蜗居”、“蚁族”、“被就业”、“被坚强”……都是李培根昨日演讲中出现的词汇。该校能源学院鲍永杰说:“没想到校长会这么亲切。”(据6月24日长江日报)  

  在“根叔”的精彩演讲中,他给关于什么是母校所下的定义尤其精彩,更使近万学子激动万千,鼓掌不已。他说:“什么是母校?就是那个你一天骂他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而慢慢品味这句话,这话说得岂止只是母校?只要和我们关系比较深的任何一个部门、单位,甚至家庭、父母兄弟乃至国家、政府岂不皆是如此?我的政府可以批评甚至谩骂,我的祖国可以抱怨,但是一旦遭遇不幸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相助时,每一个人却又都责无旁贷。这说明骂与骂有质的不同。正像老百姓所说的这种骂没有毒,甚至其中包含着巨大的爱。而能够承受起这种骂的也才真正有一种“不见外”的涵养和风度。  

  现在的老百姓喜欢对政府和官员的作风及执政态度指指点点,品头论足,冷嘲热讽甚至批评谩骂。老百姓为什么要这样?一是说明政府的行政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越来越近了。二是说明老百姓对政府的工作和官员的作风越来越关心了。三既是说明政府的工作还有许多让老百姓不满意的地方,政府官员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还有一定问题。老百姓谩骂的目的并不是和他们有着切骨的仇恨,而就是希望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官员们能理解群众,尊重群众,更好的为群众服务,让老百姓们都满意。而这恰恰与国家对政府、对国家公务员的要求是相一致的。  

  但在现实中我们也看到,一些地方政府,一些政府官员却很不愿听到群众的骂声,更仿佛是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有群众上网发个帖子,对地方政府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地方政府马上就恼怒起来,不是扣上诽谤的帽子跨地追捕,就是索性抓住了送进了看守所。有的群众提出批评建议无效,就想办法上访,希望上级部门能够伸张正义,改变地方政府的错误甚至是违法做法,但是地方政府知道后不是围追堵截,就是干脆将其诬陷为“神经病“,甚至对其进行残酷的迫害。这些情况说明,老百姓是拿地方政府当“家”一样看待,而一些地方政府却拿本地的老百姓不当“家里人”对待,甚至把“人民内部矛盾”硬是演变成了“敌我矛盾”。  

  只有老百姓觉得关系比较近,比较亲,并有责任和义务进行关心,老百姓才会骂,但是老百姓自己骂,却正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我可以骂,但绝不可以别人骂。而一旦遭遇外辱时还会形成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姿态。这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多次证明,不说抗日战争,就是几年前北约遭轰炸时,几名中国记者遇难。国内在一段时间内,群众几乎放弃一切怨言,众矢之的都指向了北约。这就是一种小恨和大爱的区别。大学生们为什么这么热爱“根叔”?甚至成千上万人都把“根叔”的母校定义当成了自己的网络签名?就是因为“根叔”的这句话道出了当前社会上一个备受压抑的现象。现在群众敢于骂政府骂政府官员应该令人欣慰,而如果有一天老百姓不敢骂了,甚至骂都懒得骂了,那才是真正可怕的了。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