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不断改进”是一种责任

2010年06月19日 08:05   来源:解放日报   鲁军
    近日,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文森特·冈萨雷斯·洛塞泰斯一行再次访沪,市委领导在会见客人时说,我们将不断改进世博园区的组织运行工作,确保实现园区良好的秩序,让参观者享有比较舒适的观展环境。“不断改进”,正是体现了一种责任。

    “办好世博,完成历史责任,完成国家和人民的委托”,这是每一个参与上海世博会的工作人员共同心声。上海世博会目前已进入平稳有序的运营轨道,服务不断改善,园区秩序良好。而这种“良好局面”,恰恰离不开各个方面的同志,以高度的责任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负责、甘于奉献,不断改进对参观者与参展方的服务工作,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逐一解决营运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园区设施、加强后勤保障,努力为广大参观者营造一个比较好的参观环境。比如,为方便游客往返世博园区,世博会交通协调保障组根据世博交通保障实际运行情况和市民建议,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对世博公交专线运行方案不断进行适当调整,不论是“大小交路”运行方式,还是“站站停”运营模式都不断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为提高游客的入园速度,管理者对验票电子信息系统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完善;针对逐步升温的天气,有关单位在园区不断适时采取降温的科技手段,尽可能让游客舒适一些……一个个的“不断改进”,确保了上海世博会组织运行工作的有序推进。

    “不断改进”,符合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百多年来,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这是中华民族的大事,也是上海的幸运。这个“第一次”,这个“幸运”,除了“来之不易”,除了“难得”,更多的是作为“发展中国家”,既有优势,也有先天不足。举办世博会,我们没有经验,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这就需要不断摸索、不断实践——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不断改进我们的相关工作。这就是尊重实际,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态度。

    但是,要把实事求是的态度转化为实际行动——不断改进,缺少责任感是不行的。因为“不断改进”,有时是精益求精,有时是高标准严要求,甚至有时是“改变方案”,这就需要付出更大努力,会增加工作量,要加重负担。有了责任感,就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有了责任感,就会对工作对事业全心全意,全力以赴。面对困难,面临艰辛,如果我们牢牢记住责任,那么对于所有的付出,也是心甘情愿的。

    上海世博会顺利办了近50天,今后几个月的任务一定会更艰巨,新的困难也会不断出现。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决不能沾沾自喜;对存在的问题,决不能掉以轻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不断改进”,是对每一个参加世博工作人员的更大期望和更高要求。为了上海世博会,我们“同使一股劲、同担一份责任”。从各级领导的角度看,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工作体制机制,落实制度,明确责任,重心下沉,靠前指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具体人员。细节决定成败,“魔鬼和天使都在细节之中”,在落实总体要求的前提下抓好世博会的每个细节,对遇到的各种问题,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力争做到万无一失。

    每一个人都担负着神圣使命。我们唯有把办好上海世博会当作一种责任,我们才会“一条心”——“不断改进”,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而尽心尽力。

(责任编辑:侯彦方)

延伸阅读
  • ·"不断改进"是一种责任    2010年06月18日
  • ·决定女人一生健康的第一次    2009年12月31日
  • ·婚姻里5个第一次 认真对待    2010年03月17日
  • ·盘点明星的第一次    2010年03月03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