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教育地域化”的集体困惑

2010年06月17日 09:43   来源:中国网   张东宁

  今年5月,北京市废除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非京籍学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此待遇仅限义务教育阶段,不包括高中和高考。(6月10日 新华网)

  教育制度的改革一直在断断续续地行进,包括取消户籍入学限制和地域保护主义都是我们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可是理应施行顺利、成效显著的最初幻想,结果还是难言成功。“北京市废除了《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规定非京籍学生享受同等入学待遇”的这一消息,理应是一个“重磅的定心丸”;但“此待遇仅限义务教育阶段,不包括高中和高考”的后续补充却依然表明:消除“教育地域保护主义”仍然是中国教育的集体困惑。

  北京的这一举动,显然让人惊呼连连,效果堪比林肯总统废除“农奴制”那般意义重大。这明显是基于北京得天独厚的政治中心与教育中心地位而言的,事实上,人们惊呼中的潜台词是:希望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公平制度改革。很不幸的是,经验告诉我们,此类“小打小闹”往往撑不起“疲软的教育脊梁”,充其量是强烈提倡教育公平改革呼声中的一部小插曲,罢了。于观众而言,永远“意犹未尽”。

  完全意义上的实现教育公平其实并不现实,更不可能言之乐观。但需要肯定的,是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上的投入成效明显,义务教育几乎实现了全面覆盖,而政策上,全国各省市也在逐步放宽户籍入学限制,教育公平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可是,中国教育资源有限且分配极为不均的现状仍然是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一大“短板”,同时,人口众多的客观现实更是加剧了这一不公平现象全国大面积的“地域化扩散”。即便解决得了基础教育阶段的资源合理分配,但高等教育“争先恐后”依然会刺激“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毕竟一方的高等教育资源很可能决定着当地未来的发展态势。而且,随着“教育保护主义”的“成熟”,权贵歧视平民、城市居民歧视农民、本地人歧视外地人的思想也日渐承认了“教育本该就是不公平的”。

  由此可见,“教育地域化”特点并非一地之“发明”,而是教育资源问题的“天然进化”。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全国各地都在不断地实行教材改革、高考改革,进程也千差万别,义务教育完成后,很多学生要返回原籍地参加高考;此时,在北京义务教育的优势却俨然变成了高考的劣势。到头来,即便能享受北京市的非户籍差别待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孩子在北京完成义务教育后,该怎么办?难道义务教育就是他们的终点了?

  教育制度改革,教育公平的体现,一直呼声高涨,只是在各种自然条件乃至人为条件下,往往会“被自然覆盖”。改革已到了“釜底抽薪”的时候了。国家财政的二次、再次以及持续的投入当然是平衡教育资源的重要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立法做支撑。除此之外,更应该的,是细化到各级教育系统的管理与人们的思维模式上;只有正确的认识了教育乃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培养,方可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弊病。不然,“教育地域化”的集体困惑只会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