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报告不点名或将得不偿失

2010年06月17日 09:22   来源:千龙网   殷国安

  审计署13日晚间公布了《17个省区市财政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审计结果显示,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17个省区市有625.38亿元已收缴的非税收入未按规定及时缴入国库纳入预算管理,还滞留在有关征收部门的收入过渡账户或财政预算外账户。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中对“问题机构”均未点名,只笼统提及“7个省级和59个省以下地方政府”、“4个省级和10个省以下地方政府”、“12个省区市本级和26个市县区有关部门”等。

  这样一来,报告所提供的信息便大打折扣。比如,我们只知道各省市区财政管理存在种种问题,却不知道究竟是谁、存在什么问题?整篇报告读完,也很难让人弄清楚究竟哪些省、市、地区的财政管理水平较高,又有哪些省、市、地区的财政管理问题较多。面对这样一份报告,公民的知情权是残缺的,进而,其审计监督的效能也难以发挥。就像俗语所说,在“好人不香,坏人不臭”的一锅粥里,各部门和公众事实上无从对问题机构进行监督。

  过去的审计报告曾经是点名的,也因此,每一次的点名报告都能在全国兴起一场舆论和监督风暴。但从2006年起,突然变成了“审计不点名”。尽管2008年新任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中有20个部门和单位被点了名,但那之后不久,刘家义便表示,审计工作报告中点名少了,不等于我们回避问题,也不是为尊者讳。现在,似乎终于实现了“零点名”的跨越。

  对于“审计不点名”的策略,有审计署发言人解释说有两方面好处:一方面,报告的阅读者能站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审视一些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更有利于被批评对象从宏观上着眼于制度的完善和加强。但遗憾的是,在“不点名”的策略下,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审计风暴的消退,却很少看到相关制度的出台与完善。于是,人们自然会倾向于认为,“不点名”是审计署面临巨大压力的被迫退让,甚至预示着监督者与被监督者的联盟。如此一来,这一“策略”或许将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