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不该挂“空职”

2010年06月09日 08:55   来源:新华网   罗瑞明

  “院士不是生活在世外桃源。”在6月7日下午举行的中国科学院全体院士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向大会作报告时表示,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浮躁之风对院士队伍的影响不容忽视,广大院士要保持高度警觉和重视,共同维护院士荣誉称号。(6月8日新华网)

  作为学术界最高荣誉的获得者,院士在某一专业有很高的造诣,应该是把心思用在学术研究上,起引领学术的作用。可在现实中,不少院士热衷于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一些地方大型会议的主席台上,在一些剪彩的现场,在一些产品鉴定会上,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

  院士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正因如此,一些人以为凡事只要打上院士的旗号,就能身价百倍,产品“质量不够院士凑”的现象时有隐现;一些会议活动为了提高知名度,也纷纷拉上院士作陪衬;一些普通高校,也因为邀请了若干院士挂名,一转身变成了名校。总之,“院士”头衔就像是金粉,似乎哪里洒上一点,哪里就能闪闪发亮。

  按照常理讲,院士本不是轻易能请得动的,院士的时间非常宝贵,工作安排也都是满满当当,可为何一些院士还那么喜欢兼职呢?其中的原因,恐怕在于兼职往往能额外获利,出席一次活动有丰厚的红包;兼任一个职务,不仅配小车、配房子,待遇也锦上添花。有的院士一个人配了好几套房,从不少地方招聘院士的文件中就明确规定给前来工作的院士提供住房。

  院士都有自己的单位,也都有专项的研究课题,放下工作不管,放下国家的研究课题去办自己的事,说小一点是不务正业,说大一点,是用国家给其的名头谋取私利。当然,院士兼职过多也不完全是院士个人原因,有的地方明明知道院士已经有多个兼职,但为了得到院士这块金字招牌,一个个还是趋之若鹜。

  正因如此,要真正做到院士不过多兼职,不领取不当报酬,就不能停留在嘴巴上说一说,而应该从制度上进行规范,该查的要查,该处理的要处理,而更为重要的是,要取消院士终身制,打破院士的“铁饭碗”,才能让院士更加珍重名节,更加专注于自身的专业贡献。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