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南宁市房地产监察支队的四楼会议室人头攒动,大批的经济适用房业主手持身份证、购房合同等前来接受执法人员的调查。此前,5月16日~17日,南宁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组织了110名工作人员,分成23个小组,对该市3个经适房小区进行拉网入户调查,两天时间里,对7564户住户进行核查。核查时没在家的住户,其房门上都贴上了10天内到监察支队接受调查的通知。核查显示,经适房7成房门敲不开,已查者2成非户主。(5月24日《工人日报》)
南宁此轮核查经适房动作很大,相关部门负责人表态“清理整顿决心也很大”。不难想象,此轮严查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下一步的问题是,南宁市相关部门的决心和行动,能否摆脱权力、利益之手的掣肘,严格地执行下去。而对公众来说,他们更为关心的是,经适房核查的“南宁经验”,能否被效仿、被推广。
检视之下不难发现,对经适房腐败案的关注,以及对经适房腐败链条的讨论,公众和舆论没有停止过。最典型的观点,出自茅于轼先生之口。按照茅于轼先生的说法:经济适用房既没效率又不公平,只有毛病没有好处,最好的办法就是取消。而现实情况是,经适房承建以及分配过程中固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经适房还是能很好地起到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作用。
经适房在短期内不能取消,经适房腐败案多发,都是事实。但无论是武汉经适房六连号事件,还是陕西眉县610套经适房仅22套分给普通居民事件,反映出的都是“表层”问题:经适房在分配过程中存在钱权交易。而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被媒体曝光、进入公众视野的经适房腐败案,有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从这个意义上说,南宁此次的做法,展示了其“吃螃蟹”的勇气。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看,不管是显得有些“低技术含量”的拉网入户调查,还是“高技术含量”的对照房屋产权登记数据信息系统、建立限办产权信息登记系统;抑或是事无巨细地对经适房转让、租赁、出售信息全面取证,从业主水电、物业等费用信息入手辨别经适房空置……南宁的做法告诉我们,想严查经适房,少的不是办法。
以此观之,核查经适房的问题,不是技术阻碍,而是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核查经适房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清理整顿,更是为了保障性住房的公正公平分配,寻求可供参照的实践经验与教训。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