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艺节:百姓的艺术盛宴

2010年05月22日 09:45   来源:广州日报   

  “九艺节”不仅是艺术家的盛会,同时也是普通群众的文化大餐;“九艺节”的舞台主角不仅是明星大腕,还包括普通百姓。

  作为我国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艺术盛会,“九艺节”汇集了代表当代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平的艺术精品,共举办114台各类文艺演出,有65台专业剧目参加“文华奖”评奖,290多个群众节目参加“群星奖”角逐。其盛况表明,“阳春白雪”未必就会“曲高和寡”,“下里巴人”也可走进艺术殿堂;“九艺节”不仅是艺术家的盛会,同时也是普通群众的文化盛宴;“九艺节”的舞台主角不仅是明星大腕,还包括普通百姓。

  所谓“道不远人”,艺术经典与大众紧密相连,高雅艺术也并非高不可攀。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这些舞台精品,“九艺节”显示了清晰的“文化惠民”导向,由票价优惠可见一斑。

  角逐“文华奖”的65台艺术精品,均是遍邀名家、投资千万精心打磨多年的经典剧目,这些剧目在国家歌剧院、保利剧院及海外巡演时,票价动辄五六百元乃至近千元。“九艺节”不仅将这些精品剧目汇集在广州“百花争艳”,且走的是“高品位低票价”路线,极少量开幕式、歌剧院VIP贵宾票上限不超过580元,最低票价仅需要60元,而绝大部分节目的票价则定位在100~280元之间。市民掏40元就能看一台汇集290个作品参赛的群星奖决赛,此外尚有打折优惠、免费演出等多种惠民活动。一次性汇集那么多经典剧目且票价如此优惠,的确是一项十分难得的文化福利。

  为突出“文化惠民”,“九艺节”更是提出了两个导向:一方面,“阳春白雪”的精品艺术下基层——九艺节举办期间,由知名艺术家组成的31支演出小分队分赴各地,到社区、学校、部队、企业、农村等地开展专场演出,将高雅艺术“送货上门”,让普通民众与艺术“亲密接触”,之前必须到音乐厅、剧院等演出场所才能欣赏到的高雅艺术,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欣赏。

  另一方面,“下里巴人”的群众艺术进殿堂——不仅“群星奖”参评作品从创作到演出全部来源于基层,群众“自己演自己”,广州10区2市也积极准备了150多场各具特色的广场演出、展览、讲座等配套活动,黄埔的民俗表演、荔湾的私伙局、花都的客家山歌、海珠的街舞专场、越秀的军营文化演出……让更多的社区市民、乡间百姓都能共享文化盛宴。

  “九艺节”的这些“文化惠民”举措,成功地实现了文化推广和艺术普及。乘“九艺节”之便,普通群众频频亲近高雅艺术,领略艺术魅力,接受艺术熏陶,欣赏水平自然不断提升。群众对高雅艺术欣赏需求的不断高涨,也会鞭策文艺工作者继续创作好作品,如此良性循环,相得益彰。

  其实,“九艺节”的“实惠”远不止这些,更包括其对于广州文化事业巨大的带动效应。明显如场馆建设,借筹办“九艺节”之机,很多广州老剧场得以升级改造,“九艺节”之后便可用于将来的演出,为广州演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障。再如通过“九艺节”的带动,广州的社区和农村的2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有了文化室,共2580间,实现了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

  在“九艺节”期间举办的首届“演交会”,不仅是推广舞台艺术的大舞台,也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精品“走出去”的平台。这对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供一个很好的信息平台,增强广州的文化辐射力、竞争力和创造力都大有助益。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