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在微博中曝光她自己的漫画像登上《新概念英语》教材,用于诠释英文单词"spectacular"(壮观的、引人注目的)。这引发极大争议,众多网友视之为笑料,纷纷嘲讽。
嘲讽的人也许认为芙蓉姐姐不过是一个以扮丑出名的网络红人,何德何能被教材"立言",实现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终极追求。但事实上,芙蓉姐姐不仅是一个网络红人,更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在扮丑娱乐大众这一行业中,她不仅是个中翘楚,更是开拓者和领军人物。
如果说在芙蓉姐姐之前有人声称扮丑不仅可以成为一项职业,而且是一项含金量非常高的职业,那么不是说的人疯了,就是听的人疯了。但自从芙蓉姐姐横空出世之后,立刻变不可能为可能,并引发了一系列前赴后继者。但迄今为止,只有芙蓉姐姐将扮丑做成了一份真正的事业,因为在扮丑者中只有芙蓉姐姐将扮丑当作一份工作,而不是生活,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扮丑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上终有所成。
2004年芙蓉姐姐在水木清华上摆出第一个S造型的时候,恐怕连她自己都没有预见到后来的洪波涌起。嘲讽的人认为从芙蓉姐姐可能带有狂妄症倾向。但笔者更倾向于认为是一种个人在现实屡屡碰壁之后,满怀的失败和失意无处发泄后的自暴自弃:"如果世界拒绝认可我,那么我就拒绝认可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芙蓉姐姐也是一可怜之人,同时不失善良。至少她在失意时矛头对准的是自己,而不是无辜的孩子。
芙蓉姐姐也是一个聪明的女人。当她发现扮丑成为一份职业的前途之后,立刻全副身心地投入其中。小到县城集市上的文娱活动,短短几分种的短片,大到北大百年大讲堂里社会活动,她都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努力扮好每一个S型。这有什么难的?只要敢豁出脸去就成。这是嘲讽芙蓉姐姐的人最得力的理由。
芙蓉姐姐出道的方式虽然非主流,却并非不道德,至今没有挑衅公序良俗的是非传出。但在潜规则几乎已经由暗转明的演艺圈依然有无数人前赴后继,但芙蓉姐姐的后来者却庶几。在美丽者只是少数的社会中,有资质追随芙蓉姐姐的人理当远胜演艺圈后备力量。扮丑如果不难,为什么不见后来者如报考艺校的生源般源源不绝,只见少数几位丑星偶尔的"星光"一闪?难道芙蓉姐姐如今每次15万的出场费在多数人眼中看来不过是粪土?
演艺圈的潜规则虽然盛行,但龌鹾的是见不得人的阴暗面,明里的风光是众心所向。扮丑则不然,即使芙蓉姐姐这样的泰斗级人物,依然只是众人眼中的小丑,通过自轻来搏人一笑。得名得利,都是自轻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报酬。如果说演艺圈的心酸只是皮毛,那么扮丑这一职业的心酸则是深入骨髓,令人望而却步。
职业面前人人平等。如果我们承认小丑也是一份合法的职业,那么我们就应该承认扮丑也是一份职业,芙蓉姐姐是一位职业女性,并且是一位成功的职业女性。
不承认扮丑是一份职业不仅是芙蓉姐姐的嘲讽者的认知错误,即使一些后来的扮丑者也无法摆脱这一误区,不能清醒地认识到扮丑只是一份工作,而不是生活。更难得的是,芙蓉姐姐从来只是自轻,却从不轻人。也因此我们可以对着芙蓉姐姐微笑,却很难向其他扮丑者流露出善意。
从成名后网络渐渐地流传出芙蓉姐姐非S造型,非扮丑,按照普通审美观精心修饰的生活照可知S型只是芙蓉姐姐的工作装。在工作之外,芙蓉姐姐清醒且从容地用工作带来地报酬享受着生活。
曾有芙蓉姐姐的支持者善意地呼吁:"千万不要让芙蓉姐姐醒来,保留一个人最高贵的做梦的权利。"芙蓉姐姐永远不会醒来,因为她从来不在梦中。她只是在工作,像所有的职业者难免要承受委屈,心酸,甚至泪水一样努力地工作着。她的快乐来自她从工作中得到的报酬,或者是金钱,或者是名声,甚至还可能有"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成就感。
且容我向芙蓉姐姐致敬,向这位尽职尽责的职业扮丑者致敬,如同向每一位普通的劳动者致敬。她努力了,她付出了,她得到了。仅止而已。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