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以来,罕见暴雨侵袭南中国,各地洪水肆虐。湖南、广西、江西、广东等地陆续遭遇强降雨,一些城市出现严重内涝,广州市在半个月时间里,两次水漫全城。(5月17日《济南时报》)
近年来,各地出现了“重地上轻地下”的问题,在一栋栋高楼大厦下面,排涝系统几乎一片空白,遇到极端天气时往往措手不及。国内著名气象专家李小泉认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地面水泥硬质化又给排涝添堵,使城市排涝系统雪上加霜。
专家的解释不无道理。但也应该看到,今天的城市规划意识与以前已大有长进,对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已大为改观。但为什么还会出现内涝呢?这只能说明,城市对地下设施的投入尚没有满足城市正常运营的要求。就规划谈规划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城市内涝的根本原因其实是由于“外旱”。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意指城市对于政绩的焦虑。常常听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样的说法,城建出政绩已成共识,城建中一个地上一个地下,到底谁更容易出政绩?在地下投入100个亿,未必能见到多大效果。暴雨一年也就两三次,甚至几年才一次。为了几年一次的内涝,花大笔的资金到底值不值得?如果这笔钱花在地面上,100亿下去一个漂亮的新城建成了。对此,上面肯定,百姓欢喜。
城市患上了政绩的焦虑症,这种焦虑,让人心浮气躁,为了能快出政绩,出大政绩,把过多的精力用在了地面上。无视这一点,只谈规划有什么用?就像那防洪大堤,有的地方建的标准是能应对百年一遇的洪涝,而有的地方建的标准只能应对10年一次。从这意义上说,我们应该明确一个标准,即城市地下规划,到底应该达到什么程度。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