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作家抵制“母亲节”,没道理

2010年05月08日 15:26   来源:中国江西网   鲁国平

  随着与国际的日益接轨,源起于古希腊的“母亲节”上个世纪末逐渐在中国流行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母亲节”这一概念,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中国人和全世界人民一道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在这种大趋势下,80后争议作家张一一昨日竟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在博客发表《“母亲节”应予以取缔》一文,质疑“母爱真有那么崇高伟大吗”,张一一的这一“不孝”之举,立马遭到全国网友的一致声讨。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诗人孟郊以一首咏唱母爱的《游子吟》得以千古留名,这倒不是他的文字和文章有多么文采斐然以及描写有多么技艺高超,而是诗人笔下的寥寥数语道出了天下所有寒门子女对母亲无私的母爱的那种歉疚以及那份依恋甚至感铭于心的深情。特别是在男权的封建社会里,作为女人的母亲根本就是男人以及儿子的附庸,三纲五常把广大母亲们置于一种牺牲品的社会以及家庭角色上,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我国的社会环境依然和过去大同小异,惯性依旧:母亲“无私”给予儿女的太多,而儿女“有私”回报得太少了,这就是客观现实。

  并且在《“母亲节”应予以取缔》一文中,张一一标新立异地表态“母爱从本质上是自私的”,并振振有词地从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进行论证,张一一认为父母生孩子的出发点都很“自私”,农村生孩子是为了将来能光耀门楣老有所养,城市生孩子以张柏芝为例是为了套住丈夫稳定婚姻,“绝大多数母亲都只是下意识地为满足自己作为‘完整女人’的愿望,儿女不过是父母生理需求和家庭需要下的附产品,儿女都是被动的,不可抗的,因而对父母不必承担太多的责任”。张一一甚至把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通过掐死亲生女儿等手段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的个案放大到所有母亲身上来论证母爱的“自私”,并于文章最后颇是欠抽地表示“儿女和父母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其实谁也不欠谁什么,儿女根本没必要迁就和盲从父母,‘母亲节’也一点都不值得推广和发扬”。 ——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80后作家喜欢标新立异这是好事,那是思想趋于或即将趋于成熟的标准,懂得用不羁约束的思维思考也有利于社会思想大解放,但一定要切合中国国情,也不能过激,比如张一一说“母爱从本质上是自私的”所以“谁也不欠谁什么”,不过自私不是母爱的错,世界上除了伪道德的“人人都要大公无私”的鼓励无谓牺牲外,任何正常的感情都应该是自私的,没有这种自私也就没有那种特殊时期以及相互之间需要提倡的“公而忘私”,一切无私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相同,男女之间的爱情也是如此,爱情是排他性的,可是人们并不反感它,是因为只要这种自私的感情可以培育出来一个个懂得爱善于爱的社会个体以及将这种爱扩散到这个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达到大爱无疆的无私地步,它就有存在并且鼓励的空间,古人所说的“爱己幼以及人之幼”便是这个能够达到社会环境良性循环发展的典型现象。

  何况张一一说儿女对母亲都是被动的,不可抗地选择性的,那么母爱在现阶段社会背景下何尝又不是被动的,盲目的,甚至是一种自我本能的生理以及社会的保护反应?

  实际上,和西方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在向公民社会还没有完全转型成功前,社会公民基本经济保障以及政治权利不到位,大多数人包括寒门子弟依旧首先是家庭的产物,而不是国家的产物,一个人从小到大是否得到正常的庇佑以及成长和家庭包括母爱的健全及其背后的支持有相当大的因果以及正比例关系,从这个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存轨迹上看,无疑父母是我们所有人第一个恩人,尤其经济账好算,感情帐难还,母亲对儿女的恩情是无法用金钱去衡量的,也是永远还不完的,就像父母对儿女的爱绵绵无绝期一样。

  再之,张一一认为父母养儿都是有直接目的的,比如养儿防老等,这不假,但这种目的的自私性并没有上升到完全法律契约的程度,按照笔者多年的观察,没有发现太多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无能力赡养自己的,要逼迫其就范的。相信大多数父母不仅是通情达理的,而且也是首先将自己孩子的幸福放在第一位的。

  此外张一一说“儿女和父母都是平等独立的个体”,这话我也赞同,现代公民社会这就是奋斗目标,可是大道理未必在当前中国现实中说得通,也和提倡以及过“母亲节”并不发生冲突。甚至我鲁国平觉得,还是当有一天我们天下所有做儿女的一出生就有了一定独立的经济基础以及条件来支撑其人格尊严、生存发展以及政治主张等,不再过多欠父母的经济以及感情债时,张一一再来侃侃而谈吧!

  80后作家张一一撰文抵制“母亲节”,真的没道理!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