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老师雇人上课的背后站着无数哭泣的临时工

2010年04月28日 10:07   来源:红网   盛克选
    在山东苍山县磨山镇赤土门小学,全部9名教职工中有5名老师竟花钱雇人给孩子教课,自己则只是偶尔去学校看看。据该小学校长周元展昨日介绍,这5位老师之所以选择花400元钱雇人来帮自己教课,都是因为家住县城,离学校比较远。(据4月27日《齐鲁晚报》)

    读罢这则新闻,不禁让我想起前些天玉树地震中发生的一个故事:4月14日早晨,红旗小学学生求英巴毛和旦卓玛老师一同走在去学校的路上,两人牵着手边说话边走。瞬间地震来临,街边的房屋一声闷响后开始倒塌,街上的人都开始摇摇晃晃,小求英巴毛吓得躲在旦卓玛老师的怀里,哇哇地哭起来。突然,身后的房子向旦卓玛老师和小求英巴毛所在的方向倒塌下来,小求英巴毛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旦卓玛老师推到大街上,倒塌房屋飞落的砖块把小求英巴毛的额头、脖子、锁骨处砸伤,满身是血的小求英巴毛吓得大声哭起来,但她怎么找都找不到旦卓玛老师……

    在生命危急的瞬间,身为教师的旦卓玛本能地保护孩子,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英巴毛,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作为人民教师所应有的尊严。旦卓玛老师走了,但他的精神还活着,并将永远记在让孩子们心中。

    作为一种精神激励,我们需要太多的旦卓玛。可遗憾的是,在教育的地平线上,总有不同的风景。在苍山县磨山镇赤土门小学,全部9名教职工中有5名老师竟花钱雇人给孩子教课,自己则只是偶尔去学校看看。因为他们住在县城,或者在县城买了房,离学校较远,需要骑摩托车去上班不方便。更有甚至,因为自己的孩子去年上学了,家里老人又都是农村的,没精力帮忙照看学校孩子。所以只得在1000元露头的工资里,拿出400元雇个人帮忙上课,实在很无奈之举。

    眼下,教师待遇,编制,福利仍然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可如今,400元一月就能雇佣别人上课,为啥1000多元的工资还嫌少,为什么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可以像做买卖一样,老师可以爽快地坐在家里,当起了小老板。这种高雅的资态,足以令人反思。

    事实上,老师雇人教课,各位老师似乎还有合情合理的理由。可是,就一些社会现象而言,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一边是编制岗位玩忽职守;一边是大声呼吁提高教师待遇,一边却是高雅的资态,雇人上课做起了“小买卖”。本质上,在教育师资任用驱于僵化的机制里,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前提下,某些师资队伍忽略了自身潜在的教育水平和师德危机。也正因如此,一只老鼠坏一锅汤,老师雇人上班,无奈理由之下逐渐丧失的是人民教师的尊严。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