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民间研"一国两制"与统独态势及应策

2010年04月27日 09:40   来源:光明网   文磬

  一、欣闻台民间研“一国两制”

  最近,台海媒体报道的一则消息,让人眼睛为之一亮:

  4月25日,台湾知名人士蔡武璋先生,将率台湾于09年11月成立的“一国两制”研究协会成员,访问北京。

  "一国两制",作为大陆方面提出的和平统一的原则方针,曾被以台独为纲的民进党妖魔化,且一直以来并未为台湾执政方面有所认同,使之在台长时无几人公开认研。现在由台民间提出研究其可行性,可谓在台湾近年统派声音渐多之后,台海和合信息中的又一亮点。

  人们还能看到:此前,2009年初春,两岸统合学会在台北成立;2010年3月27日,由台多团体发起的“两岸和平发展论坛”在台北成立;4月7日,新同盟会许历农会长率台湾近二十位退役将领访问大陆,表示认同两岸同属一中,主张和平统一;4月10日,出席博鳌论坛的钱复表示,台湾多数人存有中华民族观念,强调“两岸手足”。

  “一国两制”研究协会会长蔡武璋认为,在台湾,内心支持“一国两制”的人超过50%,有这样的群众基础,再加上国民党上台后两岸交流的加速,现在正是要有人站出来推动这项工作的时候;“一国两制”研究协会理事主席陈济康还表示,他非常赞同邓小平先生的“一国两制”构想,并认为:台湾除了接受“一国两制”之外,实在想不出比这个更好的出路。

  这些,的确给主张两岸和平统一的人们带来几份欣慰。

  二、所欣还在于:此亮点“亮”在两岸仍在“交流增、认同未增”时

  说“欣闻”,还在于:此亮点“亮”在两岸仍在“交流增、认同未增”时。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十多年台湾的统、独乃至“不统”的变化历程:

  1993年以前,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远远超过"台湾人",即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高达81.2%;随着李登辉在其任内的政治操作,从1994年开始,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与台湾人的比例发生转变;及至2000年民进党执政,经其持续强化"台湾主体性"的8年政治操作,使得台湾民众对“中国人”的认同递减。2008年3月国民党重新执政,虽不走民进党的“台独路线”,但因从选举考量等需要,延续了台湾主体论,使得“台湾主体性”继续强化,因而继续保持甚至拉大了台湾对大陆、对"中国"的认同距离。据台著名的《远见》杂志09年十月份的“民众的自我概念”调查报告称,台湾已有高达95.9%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只有46.6%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低于对是“亚洲人”(73.5%)的认同。在统独立场方面,67.5%的人反对终统(即“立刻统一”与“维持现状后走向统一”)、50.6%的人赞成终独(即“立刻独立”与“维持现状后走向独立”)。另外,在“民众终极统独立场”方面,有67.5%并不赞成两岸最终应该统一,赞成的仅有19.5%;有50.6%赞成台湾最终应该独立成为新国家,不赞成的有34.1%。其实,不止是远见杂志的这份报道,其他民意机构也有类似的民调,而且也反映出同样的趋势。

  也就是说,经过近十多来年台湾政情的变化影响,现在的台海统独态势,至少在“台面上”是:“认同尚未增”,虽然近年“两岸交流增”。

  以至台湾有有识之士认为,这些民调反应出“台独”的底层能量甚至已经愈来愈强。因为台湾有选举考量,政治人物多有随势逐流的倾向,在“强化台湾主体性”、凸显“爱台湾”的说词之下,拉近两岸认同距离,将成为一个难题。如果台湾内部没有一股将两岸拉回都是“中国人”或走向“统合”的声音,两岸即便增加了经济的交往,仍可能愈走愈远,这可能使未来要将这种趋势拉回来的“成本”(应含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不同程度乃至较明显的增大。

  在这样的情势下,开拓一种诉求,将追求两岸的“认同”,发展成为两岸的一股重要声音,乃至具体提出两岸未来工作方向,呼吁与影响两岸政府透过制度性的安排,促使两岸人民强化彼此对于同属中国、同为中国人的认同,就成为极为重要和必要的了。

  正当此“两岸交流增、认同未增”之时,台民间出现研究“一国两制”等和合的声音,也就让人颇感欣慰了。

  三、“政已阻经”,“先经后政”已需“以和促经”

  台海局势演进至今,除了“两岸交流增、认同尚未增”,奉行与“一中宪法”背道而驰“台独党纲”的民进党,也正在“以政阻经”,最近“双英辩”和“陆生来台”之争,就是明证。可以说,台湾的民进党的政客,为了个人和其集团的利益,是在利用台湾的现行体制,操弄其“政治”,在因“政治目的恐吓民众”(双英辩时马英九语),以阻挠经济及至文教的交流发展。

  因此,从“两岸交流增、认同尚未增”和民进党“以政阻经”的现实看,两岸“先经后政”的状态,已需“以和促经”。

  即:既然大家都愿“和平”,并不想“武”;既然不应“独”(台独,实际上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是违宪、违法的)、不可能“独”,不如尽早明确应该和可以认定的,并向其较快的迈进。

  也就是说,两岸近年已经“先经、后政”的开展了“三通”等各项交往,现在从两岸关系进一步发展、不致倒退的需要出发,应该确实考虑实施“以和促经”。

  可以说,目前两岸执政双方都是认同“一中”的,应该也是可以表述为“三句话”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应该说,这三句话的相关内涵,是见诸于海峡两岸相关的法律性文件的,是两岸即便各依其法,也都应该能认同的。两岸还是应该及时的在此基础上,商定两岸和平互信的具体方略,签订“和平协议”,从而正式解除两岸的军事对峙状态,给两岸的和平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制备定心丸,系上保险绳。

  也就是说,可以先认同“一中”而“和平”;再逐步商议下一步。

  这样在“先经后政”的同时,及时“以和促经”,两岸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发展”、“共创双赢”。否则,即便经济交往有所发展,也可能因某些未必能预计和管控的“政治原因”(例如“两颗子弹”能影响台大选结果),而使两岸多年交流的成果,发生令人遗憾乃至痛心的损失。——这一点,或许是台海双方特别是台方,尤应关注和防范的吧。(文磬)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