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可以封闭 观念不能狭隘

2010年04月27日 07:03   来源:长江日报   李凤荣
    北京警方25日在大兴区老三余村召开现场会,试点推行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村的封闭管理模式。警方将联合政府部门为这些村建围墙、安街门、设岗亭,并封闭一些不常用的路口,对村内的人员和车辆实行持证出入的措施,按照实有人口2.5%、流动人口5%的比例配备巡防队和流动人口管理员,另外还要安装监控探头。据了解,自今年3月以来,率先进行试点的金星派出所辖区村庄110警情同比下降45%,发案同比下降10%。(《新京报》4月26日)

    对北京封闭管理人口“倒挂”村,很多网友表示强烈的质疑,有人甚至联想到电影《13区》,里面一堵墙把落后地区与其他地区隔离开来。但笔者以为,出于改善治安的考虑,在村庄出口处安街门、设岗亭,让人员车辆持证出入并无不妥。小区可以封闭管理,村庄为何就不可以呢?事实上,广州等地许多流动人口多、治安情况复杂的城中村都实行了封闭管理。

    但是,封闭管理村庄,只能是为了加强治安管理,给居民营造更和谐生活环境,而不能是针对外来人口,认为他们给本地带来了混乱,把他们视为唯一管理对象。对此,笔者以为首先要做到的是,不能只让外来人员办证,本村原住民不用办,更不能对外来人口收费。媒体曾经报道过,西安、深圳一些城中村,强制外来人员交费办证,北京唐家岭甚至要求进村找人者也交“水费”,这些做法无疑伤害外来人员尊严,让他们觉得受歧视,可能加剧矛盾冲突。

    其次,在社会治安巡逻防控方面,需要改变“本地人管外地人”的做法。比如,按照实有人口2.5%,流动人口5%的比例配备巡防队和流动人口管理员,一些外来人口十倍于本地的村,巡防管理人员几乎与户籍人口相当。按照过去的做法,这些巡防管理人员都是由本地人担任的。这当然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但很显然会给外来人口造成压力,觉得本地人是“人上人”。

    实际上,一些村庄的环境不好,并不是外来人口多造成的,相反是长期歧视、排斥外来人口,不为他们提供良好服务造成的。比如,现在外来人口住的多是私房,许多村民为了多挣钱,违规搭建了许多房子,这些房子既容易成为藏污纳垢之所,也难保障租住者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在北京,外来人员因生煤炉中毒死亡的事,每年都有不少报道。如果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及时建一些公租房或者外来工公寓,人口“倒挂”村还会像现在这样严重“超载”吗?

    总而言之,村庄的围墙可以建,但政府部门的思维不能狭隘,对外来人口的歧视、排斥不能有。要改善城中村环境,必须树立起对外来人口的新观念,探索治安管理与社会服务新思路。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