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国人“一千万个”不哭的理由

2010年04月22日 09:27   来源:荆楚网   魏奇峰

  4月21日全国举行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了公共娱乐活动。当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在中南海举行。会议开始时,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周永康等全体起立,向在青海玉树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默哀。

  玉树地震发生后,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四面八方的援助之手不断伸向玉树,全国各地的爱心不断送往灾区。玉树之痛,是全国人民之痛,玉树之难,是全国人民之难,面对亲人的罹难,房屋的倒塌,家园的丧失,无私的救助,很多人都流下了悲伤的眼泪,痛苦的眼泪,感动的眼泪。因为,我们国家的56个名族,就是56个兄弟姐妹,相互之间一直遵循着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理念,同胞遇难,焉有不哭之理?

  但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哭,只能把眼泪咽到肚子里。这不是绝情,更不是缺少人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把眼泪化成战胜灾难的力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悲痛化成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我们哭,就表示在向灾难低头;如果我们哭,就表示没有彻底战胜困难的信念;如果我们哭,只会让活着的人坚强不起来,更会让遇难的同胞不能安心的离开。所以,我们要咬紧牙关,咬碎眼泪,不哭!哪怕有一万个想哭的理由,也要找一千万个不哭的理由。

  玉树地震发生后,不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广大官兵,都为玉树每一丝生命捏着一把希望之汗;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寺庙的僧侣,都为灾区的同胞默默的做着贡献。而且,在这场灾难面前,表现出更多的是一种巨大的凝聚力、空前的团结力,一颗颗闪烁着人性光辉的心灵,一个个舍己为人的伟大灵魂,一堵众志成城、无坚不摧的“人墙”。所以,我们更不能哭,因为天灾无情,人间有爱,我们要把这种“大爱”变成精神的长城,而不是化成悲伤的河流。

  更因为,我们国家有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有震不垮的民族脊梁,有全民皆兵的历史根基,更有自救的能力,自力更生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重建家园的决心。而且,我们还是不屈不挠、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中华儿女,我们更是“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炎黄子孙。所以,即使在全国哀悼日这天,我们也不能哭!因为,我们足以找出“一千万”个不哭的理由。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