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的是财富的品质

2010年04月20日 07:17   来源:工人日报   朱四倍

  据4月16日《广州日报》报道,在电影《唐山大地震》发布会上,导演冯小刚炮轰中国富人去国外夸富现象,称青海玉树大地震震动自己,“多建小学难道不比去国外臭显摆强?”他现场宣布剧组向灾区捐出了20万元。

  人们对冯小刚炮轰的现象并不陌生,一些人的愤怒程度甚至超出了冯导的激烈“炮轰”,只是问题依旧摆在那儿。

  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募集到的资金是54亿元。这54亿元,援建了15400多所希望小学,资助了300多万名失学孩子。而一些富豪的财富远远超过这个数,相比之下可见,我们的社会不缺财富,缺的是财富的品质;不缺富人,缺的是有责任担当的富人。

  如何看待“宁可国外显富不帮同胞”?

  炮轰仅是一时口舌之快,要解决问题,还是要正视相关制度的缺位。

  不少富人和明星对行善的效果有些担忧和不满。他们不希望自己拿出的钱,只有少部分真正送到了应受助者手里。富人对行善的顾虑乃至抵触,如何解决?

  “宁可国外显富不帮同胞”表明,今天,把财富注入责任的伦理品质已成为一种必需。而那些炫耀性消费乃至奢侈性消费,无疑背离了财富的伦理要求和社会期待。

  卡耐基说:“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应该树立积极健康、有益于社会发展的现代财富观,勇敢承担社会道义,热心公益事业,让自己的财富发挥更大效用。对普通公众来说如此,对富豪、明星来说同样如此。

  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骏指出,当前发展中国慈善事业的首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在笔者看来,让善举勃发的制度才是最大的社会氛围。让富人的善举和公众的期待形成交集而非对立,是慈善事业的幸事,更是社会和公民的幸事。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