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倾情倾力 支援灾区

2010年04月19日 09:15   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玉树地震,国人揪心!深圳揪心!看着灾区的兄弟姐妹无家可归,看着伤亡的数字还在增加,看着残垣断壁的震灾现场,我们怎能不忧心如焚,怎能不伸出援手!

  倾情倾力支援灾区,深圳义不容辞、责无旁贷。“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两个大局”,牢记在心。富而思源。我们深知,深圳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离不开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特区人民始终心怀感念,以实际行动释放感恩的情怀,以扎实的努力践行自己的使命。

  支援灾区,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这一特殊时刻的特别战斗,是深圳人发扬大爱精神的重要行动,深圳人要挺身而出、毫无保留、全力以赴!

  如果我们的亲人离去,我们怎能不悲伤?如果我们的家园满目疮痍,我们怎会不流泪?灾区人民的苦,就是特区人民的苦;灾区人民的痛,就是特区人民的痛;灾区人民的战斗,就是特区人民的战斗。倾情倾力支援灾区,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从灾难发生的第一刻起,深圳就开始了行动。震后不到3小时,联系捐助的电话就打进了青海驻深办;当天下午6时许,市委市政府首笔对灾区的捐款300万元就已经拨出,紧急筹集的价值240万元的救灾物资,也于第二天发往灾区;4月17日,市慈善会为玉树灾区募得款项数额超过3600万元……迅速跃升的数字、救灾的“深圳速度”,代表的是深圳人对灾情感同身受的焦灼心绪,代表的是深圳人帮助灾区尽快渡过难关的迫切心情,代表的是深圳人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关爱的挚诚心意!

  每一个深圳人,都是抗灾的一分子;每一个救助行动,都是一份珍贵的抗灾力量。在灾区,抢救生命的战斗仍然处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在灾区,我们的兄弟姐妹,缺生活物资、缺救援药品、缺救灾帐篷……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帮助,需要我们行动得快些、再快些。帮危扶难,从来不必苛求单一模式、力量大小、数量多少。一双援手,能握住一个生命;一个祝福,能帮助战胜悲伤;一颗爱心,能撑起一片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出一份力,尽一片心,将爱心化作有力有序有效的抗灾力量!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