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结婚敛财暴露了中国“乡村自治”之殇

2010年04月16日 11:15   来源:红网   熊伟强
    吉林榆树市于家镇村支书王某为了敛财,花500元钱雇来一个“小姐”与其儿子假结婚摆宴席,收了近6万元礼金,最终该女子被识破。据了解,王某于2002年8月份走马上任,几年前,就因为截留该村赈灾退税款,被村民揭发受到处分。(4月15日《新文化报》)

    这两天辽宁、吉林分别曝出有关于村支书的怂人消息,一个在自家豪宅和祖坟前装摄像头,另一个干脆雇小姐与其子假结婚敛财,情节之奇几乎赶上了志怪小说。接连发生类似事件,已经让民众不能将其当成偶然事件处理,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单纯从个人品行来看待这种事显然不行,有敛财前科的村支书能够安坐8年,这足以让民众产生除开品行之外的联想。

    众所周之,在我国行政村不属于一级政府,而是一种村落小范围的自治组织,自治内容也仅限于自我管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行政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治理单位,也是理想的民主模式——村民选出主任,主任对村民负责。但事实上,村民手中的选票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监督作用,乡村一级的自治组织乱象频仍,乃至出现公开敛财的现象。

    这不是理想的民主模式造的孽,而是现在的乡村治理缺乏内在与外在的活力。在城乡二元结构之下,农业、农村、农民退居到弱势地位,农村经济在大部分的乡村都是市场外衣包裹下的小农生产,乡村有限的承载力让青壮年为了更好的生活,不得不都涌向了城市,留下老、妇、幼、残这些弱势人群。

    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不是来自农村,有强烈政治意识的人群也不在农村,没有这些,在实施乡村自治的时候,又能够引起村民多大的响应,起到多大的实效?农村形式化的选举就是例证,村民没有经济的动力去选举,而是把选举当成走走过场的任务。村支书是村领导班子的带头人,也是由基层选举产生,真是走走过场的话,问题支书上台也就不可避免,村支书假结婚敛财的闹剧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这种情形之下,乡村自治只是美好的诗篇,选上去的村支书偏离了农民的本意,他的所作所为,老、妇、幼、残这些弱势人群也无力监督。唯在让人瞠目的违法违规行为出现的时候,媒体才会关注,社会舆论才会关注,领导也会批示,但这只能针对个例,治本的措施是什么呢?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