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州市妇联主办的广州地区首届女大学生论坛近日开幕,并首次发布《广州女大学生价值观调查红皮书》。其中59.2%愿意嫁给富二代,理由是可少奋斗很多年,超过总数的一半;57.6%则愿意选择“潜力股”结婚对象。(4月12日《广州日报》)
其实,“富二代”到目前为止,仅仅是一种口语化的表达,还没有严格的标准与定义。几十年前,我们讲“富”,是以“万元户”为标志的。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教授的测算,按照人均货币收入或者城镇职工平均工资来看,30年前的1万元,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近30万元。如果以此为标准确立的“富二代”,并不具有研究价值。那么,究竟父母拥有多少财富的子女才算得上“富二代”?100万,还是1000万?没有标准,就没有归类对象。就如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在不同女大学生眼中的“富二代”,有不同的标准。
虽然愿嫁“富二代”是个伪问题,但大学生的婚恋观世俗化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少数大学生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影响,“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潮有抬头的趋势。这种影响渗透到校园,使得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进一步社会化、世俗化,出现了“急婚族”,以及“嫁富二代”、“少奋斗几十年”的想法。
我建议,客观地看待“富二代”现象,不要渲染炒作,因为这容易使“富二代”背上舆论压力,同时,也容易导致仇富心理。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