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医护人员责任心缺失,老汉就会死于“闭经”

2010年04月08日 11:10   来源:红网   前溪
    4月4日,因咳嗽到吉林省胜利医院就诊的64岁老汉李世双老人在打吊瓶时突然死亡,其家属认为老人死亡系医院治疗不当所致,据家属透露医院出示给他们的老人病历上竟写着“闭经”。(4月6日《城市晚报》)

    在医院打吊瓶却突然死亡,这样的结果无论是谁都难以接受,更让人无法接受的却是,一个老汉,病历上竟然写着“闭经”。男人怎么会“闭经”?这真是天下奇闻。对此医院如此解释:因为电脑设置的事,电脑设置了多项病情,如果病人没有这个病症就需要删掉,可能是工作人员忙没有删掉。不知道医院的电脑中有没有设置“逗你玩”的病名,如果医护人员没有删掉,岂不是也有一种叫“逗你玩”的病?

    老汉究竟死于挂错了药,还是其它的原因,这需要权威机构作出权威判断。不过,从老汉的死亡遭遇,我们却不难发现,真正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心缺失。李老汉头也不疼,医院却让老汉做了脑CT;老汉的病历上写着“闭经”……如果不是责任心缺失,怎么会弄成如此尴尬的局面?

    病人来医院看病,其实,是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医院,他们本应该放松地看病,本应该对医院充满着信任,可太多的悲惨教训和生活经验已经在告诉我们,医院是个充满危险的地方。一不小心可能被“宰”;一不小心可能“被死亡”了。一边是将希望寄托在医院身上,一边却对医院充满着恶意和不安,这就是我们去医院的真实心情。

    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病人来看病,其实是来看他们生命里的悲情。医护人员面对病人,应该充满温情,应该多些责任,让病人能够放心看病,能够将自己的悲情尽情释放。现在的医患双方矛盾很严重。诚然也有病人不理解的原因,但化解的最关键一方,却绝对是医院。医院不应该成为冰凉的地方,医护人员上班“偷菜”的事是绝对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眼前的。

    医护人员如果责任心缺失,看病就充满了凶险。可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却不是天生的,这需要制度的“零容忍”,不然,有一天医院的电脑里说不定真会有“逗你玩”的病名。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