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口径的地沟油事件依然没有一个真相

2010年03月26日 09:44   来源:红网   李晓亮
    要是说油的问题,一直困扰中国,肯定不算新鲜:“石化双雄”联袂演绎的“追高不追低”、“快涨慢跌”的话题,这些年都快被口水泡烂了。这个烧油的问题还没解决,吃油的问题又被引爆。地沟油,无疑就是近期最让人心焦的议题。

    牵出这个话头的是武汉工业学院的何东平教授。前不久何教授提到“全国每年有200万吨到300万吨地沟油回流餐桌”。估计就是这句放在学术期刊上可能丝毫不起眼的话,近来掀起的舆论巨浪,大大超出了这位一辈子“搞油”的专家的预期。所以19日他召开发布会,否认自己说过此话。

    何东平改口了。据说,是因众多媒体和各级领导的电话,让他“压力很大”,甚至担心影响到自己作为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工作组组长的工作。依照一般经验,让他感到压力的,主要或许还是“各级各部门领导”。因为作为业界专家,只要所言非虚,应该是不惧媒体蜂拥采访的。但是行政方面的压力,却不会这么单纯。

    在学术不独立的语境下,一个著作等身的资深老教授,也可以被一个二十出头的教育官员指着鼻子骂。又想说真话——特别是当此话被认为可能影响相关领域主政官员的政绩时——又想挺直腰杆,几乎是一道选择题完全对立的俩选项。更何况,何东平不光是学院教授,还担任着粮油标准化委员会的组长,这让他又多了一层羁绊。只要还存着“不影响正常工作”的念想,那各级领导一圈电话下来,他开这个“改口发布会”,几乎是必然的。

    其实,在这事上,公众不必拿“学术风骨”之类标准,过分苛责何教授。因为这多少带着不食人间烟火的理想化色彩,有点不近人情。说真话难,已是共识。专家教授也是人,偶然说了真话,迫于压力慌忙改口,对于一个还想在体制内谋口饭吃的学者来说,也不算亏了大节。只是,地沟油的毒性不会因为教授改口,而自行消减。所以,在地沟油的问题上,舆论不应把精力浪费何东平改口上——因为我们知道他说的是事实,而应持续向主管部门施加关注压力,敦促其尽快彻底解决“让老百姓吃上放心油”的问题。

    不过,从“改口压力”上看,公职部门的着力点却有些本末倒置。同天另一新闻显示,犯这毛病的不光是紧张地沟油的“各级领导”,还有调查山西疫苗门的专家组领导。这些领导的思维方式雷同,其着眼点都很奇怪很默契地,跳过了威胁公众健康的真正杀手地沟油或高温疫苗,而是将气力花在“统一思想统一口径”上,“以免引起又一轮麻烦。”

    所谓的麻烦,不难想象,就是何东平那样“什么实话都往外说”,结果引起了公共安全焦虑。但这种遮羞护短粉饰太平,为了怕“麻烦”,甚至罔顾真相以“统一”的名义篡改事实,完全不考虑此举将会对公共利益民生福祉造成多大戕害的做法,注定是要被骂的。统一口径后,地沟油就变放心油了吗,高温疫苗就变成质量有保障的合格疫苗了吗?这套毫无技术含量的把戏,能唬谁呢?攥紧了官纱,染红了顶戴,却不顾公益是否正遭遇雪上霜,这样的“各级领导”和“专家组”,又有何颜面坐享纳税人的供养?

    学者秋风称,地沟油背后有着一个“负经济”体系,生产销售甚至监管各方都可能卷入这个庞大的地沟油链条。大家目的相同,就为一个“利”字。这种伤及大多数人的获利方式,如一种精神上的三聚氰胺,让人不寒而栗。从奶粉门、疫苗门到地沟油事件,都隐约可见这个恐怖的“利”字闪烁。而从教授紧急改口,专家组统一口径来看,与此相关的各级官员们,也无不在为各自的“利”而忙碌,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公共利益却被“统一”掉了。而这显然是公众最不能接受的!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