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贝淡宁谈电影《孔子》

2010年03月10日 10:59   来源:光明网   艾礼凯著 吴万伟译

  上个月,在有关《阿凡达》的争议从电影院退潮为更多爱国的节目开路的时候,电影《孔子》在北京首映了。上个周末,我与一位中国学生朋友一起看了这部电影,我们忍不住偶尔笑出声来。一句话,孔夫子简直成了"孔腐子"。当然,电影也提出了现代中国对古代儒家传统的选择性解释和政治意图的有趣问题。

  我向贝淡宁提出了一些问题。他是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曾发表过众多有关儒学的文章(包括为《中国节拍》写的),著有《中国新儒家:社会变革中的政治和日常生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08;2010年新版)。

  首先,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孔子》作为娱乐和商业怪兽(虽然还不清楚它是否成功),我要说它是为清晰的政治议题服务的。也就是说,《孔子》提出了一个吸引人的人道主义哲学(仁学),敦促观众把它与中国共产党的现代中国联系起来。在国内,它有特别强调儒家中"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一面(这部电影使我想起《建国大业》中的夸张风格);在海外,则成为宣扬中国"软实力"的武器。

  最后,剧情揭秘!不管其价值如何,孔子生平故事的"结局"将随着采访的进行而泄露出来。而且贝教授已经证实,里面没有新的学术信息来支持电影中的观点,传说中孔子与老子的所谓见面不是在旅馆里,而是在浪漫的落日余晖笼罩下的山顶上。

  艾礼凯(以下简称问):任何看过《孔子》的人肯定会在矫揉造作场景时,大嚼爆米花表达不满。不过,限于电影的艺术形式,它刻画的儒家教导和生平历史离真相有多远?

  贝淡宁(以下简称答):电影并不努力准确地描述孔子的生平故事。正如金安平在她的《真正的孔子》(The Authentic Confucius)一书中提到的,孔子和当时的权势人物没有多少交往,在他们的政治冒险中发挥的作用也很小。但是在电影中,他被描述成为主要的军事指挥官。关于他的婚姻,人们知道的就更少了,早期记载也是在事件发生300年之后了。这些资料暗示他的婚姻是以离婚而告终的,所以孔子与妻子的场景基本上是瞎编的(或想象的)。孔子的《论语》当然与他密切相关,但它是在孔子去世后一百年左右编纂而成的。这部著作确实给人们提供了窥视孔子和弟子关系的信息,所以电影有关孔子教导的第二部分或许更接近历史真相。我确实喜欢他和弟子一起唱歌跳舞的部分,如果我是导演的话,我就用整部电影描述孔子和弟子关系。在《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孔子最有才华和品德最好的弟子颜回的记载,孔子对他的死感到极度悲伤当然是真实的。不过,电影没有真正表现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当颜回试图从冰冷的河水中抢救书稿而死时,很难令人感动。

  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电影中孔子的"浪漫细节",孔子抗拒了诱人的南子的主动进攻吗?儒家学说与作为电影中生活素材的性是相容的吗?

  答:实际上,我觉得这个场景处理得很好,多少符合我们了解的孔子拜访南子的故事。它也解释了《论语》中两次出现的有关孔子的看似令人困惑的说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不过,看到南子的去世还是很难令人感动,因为我们在电影中对她了解不够,影片没有努力去解释她为什么被杀。既然我们有解释的自由,更深入地塑造人物性格或许最好。为什么不把这个角色塑造得更丰满些呢?就是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也是有好处的啊。

  问:在前面,电影突出描绘了孔子挽救一孩子性命的故事,这孩子本来要被活埋为死去的主人殉葬的,孔子主张要改变这种古老的传统。这是真实的吗?还是电影过分强调了孔子思想进步的一面,有意地掩饰他的保守主义思想以便让他与21世纪的中国似乎更有关系?

  答:就我所知,这个情景不是基于我们对孔子的了解。如果考虑到我们对孔子这个人和他的思想的了解,这种事可能发生吗?在我看来,在此情景下孔子的表现似乎更像苏格拉底,他采取一种原则,要表明当这个原则被前后一致地使用的话就将挑战传统认识。这太聪明了。在故事的结尾孔子故意坚持这个原则在对手身上,他几乎得意洋洋地看着口水仗胜利的方式再次让我想到傲慢的苏格拉底在审判时挑衅陪审团的情景。孔子这个人尊重人性,寻求社会和谐,他不大可能去进行这种没有必要的挑衅,他的对手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虽然这样说,我还是非常肯定,孔子会反对把奴隶和死去的主人一起活埋的风俗,即使只是与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冲突,我们可以把"仁"翻译成人道和爱心。孔子确实看重礼仪,不过只有当它用来推动人道和爱心的时候,在道德上才具有合理性。

  问:这部电影中对孔子生平故事和教导的再度阐释(人们可能严厉地描述为灌水的,挑挑拣拣的儒家)和你描写的"新儒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儒家是丰富和多样的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我们都是在挑挑拣拣。问题是挑挑拣拣背后的驱动力。对于电影来说,似乎主要关心的是其娱乐价值,所以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在打仗上呢?对我个人而言,我宁愿没有血腥和杀戮。今天,中国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都可以从孔子的生活和教导中汲取营养。最著名的例子是于丹关于《论语》的书,它更像旨在让人自我感觉更好些的自助书。我更同情中国的社会批评家的著作,他们试图从儒家传统的各个方面寻求灵感来思考政治改革的路径。那些拥有更多政治议题的人不会把自己局限于孔子这个人。

  问:在接下来"历史新闻网"的一篇文章中,杰弗里·瓦萨斯特罗姆(Jeffrey Wasserstrom)暗示,这部电影"没有说出来的目标"或许是"说服海外华人能够认同今天的人民共和国。"这个说法你觉得可信吗?

  答:我不敢肯定。富裕的海外华人通常不需要被劝说到中国投资。如果他们不愿意投资,主要可能是出于经济原因而不是道德或者政治原因。多数人知道,中国的毛时代早已远去。或许还有一些人对毛时代还有恐怖的记忆,因此拒绝到中国投资,但是我怀疑需要制作一部电影来劝说这小部分人。余英时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因为毛对国家所做的事而拒绝访问中国的知识分子,但是,他对儒家传统的了解是深刻和广泛的,他的思想不会因为一部电影而改变。不管怎样,我猜测这部电影的目标市场重要在中国,就是要赶上这里出现的儒学复兴热潮。但坦率地说,我不认为它的票房收入会很高,即使仅仅因为它不能成功打动人的感情。我看电影的时候,整个剧院里挤满了得到清华的教师工会发的打折电影票的人,坐在我旁边的年轻人一直在打手机,电影没有结束就走了。

  至于电影的政治议题,其目的不是批评现状而是有为现状辩护的保守目的。孔子最后回到了家乡鲁国,电影试图让我们相信这是他的真实生活目标,他真正关心的是对故土的热爱。但君子应该最看重有美德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孔子和苏格拉底是站在同一边的),这么说,他们在哪里过这样的生活或许并不重要。当然,电影中的孔子确实提出了返回的条件:他说只有在摆脱政治责任的情况下才接受返回鲁国的邀请。但这更加不可信,按照我对《论语》的理解,如果能够带来道德上可欲的后果的话,孔子愿意投身政治活动。这么说吧,纯粹的学者生活将是第二个选择。电影似乎在告诉学界中人,我们应该专心啃书本,不要参与政治。但这或许只是我个人的感受而已。

  问:西方社会如何?你认为西方对现代中国的警惕心态能够被《孔子》这样受欢迎的和相关的中国过去的软实力形式消除吗?

  答:在那个意义上,我认为电影能够提供一些帮助。西方世界的有些人把儒家看作威权主义的、封建的、落后的思想,这部电影或许有助于驱除这些神话。

  问:你愿意看中国再拍《老子》或者《韩非子》等电影吗?还是这些对中国的身份认同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最好不要碰了,仅在书本上讲授不要出现在银幕上?

  答:我们对老子这个人了解就更少了,甚至有人怀疑是否真有这个人,所以任何关于老子的电影几乎纯粹是瞎编。当然韩非子是法家的最著名的辩护者,但是关于法家的电影已经出来了:张艺谋的《英雄》歌颂的就是残暴的秦王,他听取韩非的建议统一中国,成为秦朝第一个皇帝。但是我仍然想看关于韩非子个人的电影,根据他的教导编的故事,就像孔子一样。韩非的话非常玩世不恭肯定具有很高的娱乐价值。但这部电影不应该有大团圆的结局。

  作者简介:艾礼凯(Alec Ash)根据北京的六个年轻中国人的生活写了《博客6》,在《中国节拍》上写这一代人的生活。

  译注:本文的翻译得到作者的授权和帮助,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