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应该道歉

2010年03月10日 10:54   来源:光明网   杨学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温家宝强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1]。

  我批评了政府,但没有得到回应:冷冬和暖冬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事件,误差不能解释预报的失误。由此而导致的灾害损失谁来担责?是否需要向公众道歉?这个批评不仅发表在科学网和光明网,而且被转载在网易和中国网[2-5]。

  这是对气象局的批评,而且不止一次,但是没有得到回应[2-9]。

  气象局应该道歉:

  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现在虽然还没有极端天气造成损失的具体数据,但是由整个气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地质灾害、洪涝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在过去的15年中,全国平均每年是1000亿到3000亿,占GDP的1%-3%。

  这让气象预报工作备受责难。2009年底,中国气象网上刚刚公布说今年是厄尔尼诺年,又是一个暖冬,紧接着华北就来了强暴风雪的寒冬。

  气候的不确定性确实为气象科学家们出了难题。2004-2005年冬天,我们预报是暖冬,但却经历了全球变暖后的第一个寒冬,当时的媒体报道 “谁制造了暖冬的谎言”,我们压力非常大。2009年也是一样,刚报出来暖冬,华北就遭遇了六十年一遇的寒冬。当时发布报告的时候,还没有深入认识到假厄尔尼诺,经过这段时间的实际观察和分析,才得出结论。

  极端气候的出现,为天气预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气象局在接下来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要下大功夫研究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关系。

  这项研究非常重要,关涉到灾难应对的问题。2008年的冻雨后,国家方面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早报,哪怕早几天,但当时我们确实没有这个能力。为了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国家科技部已经立项针对极端气候的专门研究。

  一个低温冷害如发生在夏季生长季,东北就要减产大约100亿斤粮食。所以,除了应对变暖,还不能忽视冷的极端事件。冷的极端事件对生态系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持续了20年的暖冬,我们引进的树种大部分都是抗暖的,结果2008年大部分树种被冻死,今后引进种子既要考虑耐暖,还要耐寒。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与海洋观测和预报,目前的天气已经往正常的厄尔尼诺方向发展,一个基本标志是,美国的天气已经变化了,11月西边冷,东边暖,而现在是西边暖,东边冷,这就是典型的厄尔尼诺分布。我们对国内气温回升的估计时间大致在2月初以后[10]。

  2010年新年伊始,暴雪、寒潮、大风降温等极端天气频发,使我国大部地区温度突破历史极值,寒冷异常。这是否意味着暖冬时代的终结?“这次严寒,并不能称为全国性的寒冬,应该算是暖冬中的一个插曲。”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丁一汇说。气象专家预计,经过1月下旬的过渡,今年2月份以后我国气候会朝暖的方向发展。“气候变暖是一个趋势,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极端‘冷事件’只是这个大趋势下出现的正常气候波动。总体来讲,这种自然的变化是叠加在长期的气候变暖趋势上,形成温度上升中的冷暖交替周期,但从长期平均看,很难改变整个气候变暖的趋势。”丁一汇说[11]。

  《北京日报》讯(记者张军)许多市民感觉,这个冬天冷得让人找到了儿时冻耳朵的感觉,有点像上世纪70年代的冬天。那么,北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暖冬是否终结,北京的气候是否自今冬发生了逆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昨天说,不能从一两个月的变化就认定气候偏暖的长期趋势已发生逆转。

  那么,为什么现在还不能认定暖冬终结呢?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解释,去年12月以来本市气温低,就整个冬季而言,出现阶段性高温、阶段性低温都很正常,现在离冬季结束时间还比较长,不排除1月下旬和2月份有突然变暖的可能。专家介绍,今年冬天天气的变冷主要是大气环流进行了明显调整,冷空气因此势力强劲,影响比较大。但从目前的长期监测看,1月下旬和2月中旬大气环流有再次进行调整的可能。同时,自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全球气温都在上升,这一趋势短期内没有变化[12]。

  2010年1月12日东北新闻网讯(记者贺小雁)-29℃,-30℃,前几天,沈阳的冬天一次次刷新最低温纪录,虽然这两天气温略有回升,但这个寒冷的冬天还是给沈阳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今年冬天为啥这么冷?还能冷多久?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今天采访了辽宁省气象台的首席预报员韩江文。韩江文告诉记者,沈阳的寒冷天气马上就会结束,沈阳今天冬天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韩江文告诉记者,前几天中央气象台会商,预计今年的前半冬是冷冬,后半冬是暖冬,转折点大概是十天以后。也就是说,寒冷的沈阳冬天再过十天就要过去了。市民们加把劲,再挺挺[13]。

  事实上,2009-2010年北京、沈阳、天津和黑龙江省发生冷冬。天津市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军介绍说,尽管本市今年迎来的是冷冬,但从全国来讲还谈不上是冷冬。比较冷的地方主要是在东北、华北的北部、内蒙古、河北的北部、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所以还不是一个大范围的冷冬。

  记者3日从北京市气象台了解到,今年冬季(2009年12月到2010年2月)北京市平原地区平均气温为零下3.5摄氏度,比常年的零下2.7摄氏度偏低0.8摄氏度,比近10年平均的零下1.9摄氏度偏低1.6摄氏度。“全市20个监测站中,冬季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通州,为零下2.2摄氏度,比常年偏高0.3摄氏度;平均气温最低的是佛爷顶,为零下10.2摄氏度,比常年偏低1.3摄氏度,2010年1月6日南郊观象台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6.7摄氏度,是2002年以来同期出现的最低值。” 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主任郭文利告诉记者,与常年同期相比,今冬北京市大部地区以偏冷为主,偏低幅度为0.2到2.3摄氏度不等[14]。

  沈阳晚报记者从沈阳市气象台了解到,2009年冬季(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沈阳的平均气温为-11℃,与常年相比冷了2.3℃,这个冬季的寒冷程度,排名历史同期第六位[15]。

  黑龙江新闻网讯 3月1日,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从2009年11月入冬以来,我省就呈现出降雪多的趋势,当月降雪量就达到10.3毫米,此后便一发不可收,除在干冷的今年1月外,其他月份降雪量都在10毫米以上,去年12月、今年2月降雪量比历年同期分别多142%和181%,整个冬季降雪量达到39.6毫米,比历年同期多78.4%;平均气温在-16.7℃,比历年同期低1.6℃,除去年11月外,去年12月,今年1月、2月平均气温都接近-20℃。从去年入冬以来,我省弱冷空气持续的时间较长,强冷空气活动频繁;弱、强冷空气强度都比常年大,所以出现了冷冬[16]。

  人民网·天津视窗3月6日电:春天虽已来临,寒冷却未告别。据气象部门统计资料显示,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全市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低,与2000年的冬天并列为23年以来最冷的冬季。

  自去年11月以来,天津连续4个月气温低于多年平均状态,2009年10月31日天津市提前入冬。11月1日,迎来了近22年以来最早的初雪,比2008年提前了近50天。

  刚刚过去的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2月),天津全市平均气温为-3.0℃,比常年同期偏低0.6℃,与2000年的冬季,同为近二十三年以来最冷的冬季。2009年12月、2010年1月和2月全市平均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偏低,尤其是1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了1.2℃,成为2001年以来同期最低。这个冬季,除12月上旬、1月下旬和2月下旬平均气温偏高外,其余各旬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低。特别是1月上旬全市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低5.4℃,为1951年以来同期最冷的一年。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汉沽为-22.5℃(1月6日)。

  天津市气候中心副主任郭军认为:出现在津城这个冬天里的“冷插曲”,并不能代表全球变暖被改变,它只是极端冷的天气、气候事件而已。郭主任介绍说,尽管本市今年迎来的是冷冬,但从全国来讲还谈不上是冷冬。比较冷的地方主要是在东北、华北的北部、内蒙古、河北的北部、京津地区、环渤海地区以及新疆北部地区,所以还不是一个大范围的冷冬。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入冬以来,我国已经出现了9次比较明显的冷空气活动,有4次已经达到寒潮标准,这其中多次是因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极涡分裂造成的异常现象。由于全球变暖是呈波动性上涨的过程,尽管本市经历了“冷冬”,但并不能证明我们已经告别了“暖冬”[17]。(记者 白敏怡 通讯员 周慧)

  经历了最冷的“冷冬”,但还要强调:并不能证明我们已经告别了“暖冬”。气象部门的坚定立场令人钦佩。“不是一个大范围的冷冬”不能成为暖冬错报的借口。

  在冷冬预测的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的问题值得关注;

  其一,在拉马德雷(亦称太平洋十年涛动,英文缩写PDO)暖位相时期,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暖冬,1986-2004年中国部分省份连续18年暖冬就发生在1977-1999年拉马德雷暖位相时期(暖冬滞后5年);在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拉尼娜和厄尔尼诺事件对应中国的冷冬和严重低温冻害。拉马德雷冷暖位相的转换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这是严重低温冻害被忽视的原因。1952-2008年,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超过4天次数共8次,1955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5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196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日月同纬)、1969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高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大值)、1972年(厄尔尼诺年)、1977年(厄尔尼诺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月亮赤纬角最小值)、1984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2008年(拉尼娜年,太阳黑子低值年)。拉马德雷冷位相、拉尼娜、厄尔尼诺、太阳黑子极值、潮汐强度与长江中下游冬季最大连续冰冻天数有很好的相关性,有7-8年的滞后期。

  其二,2008年1月中国南方严重冰雪冻灾和2009年11月中国暴雪灾害之前,美国都发生了暴雪灾害。西半球的暴雪为东半球暴雪敲响了警钟[18]。

  2010-2030年处于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和20世纪50-70年代一样,低温冻害将频繁发生。要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否则,错误的预报只能更多,不能减少。

  参考文献

  1. 杨威。温家宝: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2010年03月05日 11:02 来源: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3-05/2153745.shtml

  2. 杨学祥。气候变化的错误估计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暖冬与冷冬。发表于 2010-3-5 7:49:41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9814

  3. 杨学祥。暖冬与冷冬。刊发时间:2010-03-05 10:15:25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3/05/content_1065667.htm

  4. 暖冬与冷冬。2010-03-05 15:26:02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网易。http://news.163.com/10/0305/15/61187PHP000146BD.html

  5. 暖冬与冷冬。时间: 2010-03-05 15:26:02 中国网。来源: 中国经济网。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0-03/05/content_896588.htm

  6. 杨学祥。气候变化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刊发时间:2010-02-01 14:42:26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2/01/content_1048073.htm

  7. 杨学祥。科学争论的公平公正:为了国家的利益。发表于 2010-1-30 7:05:30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1312

  8.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刊发时间:2010-01-26 10:52:42 光明网-光明观察。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10-01/26/content_1044688.htm

  9. 杨学祥。气象局应该向公众道歉:频频出错 立场坚定。发表于 2010-1-26 12:51:26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90335

  10. 寒冬只是个小插曲。2010年01月20日20:00 南方周末。http://news.sina.com.cn/c/sd/2010-01-20/200019515519.shtml

  11. 低温天气频发暖冬时代终结?2010年01月19日05:50 现代快报。http://news.sina.com.cn/o/2010-01-19/055016954640s.shtml

  12. 张军。气候偏暖趋势未变 “暖冬终结”说为时过早。2010-01-11 08:30:39 来源:北京日报http://www.weather.com.cn/static/html/article/20100111/178056.shtml

  13. 贺小雁。沈阳今年冬天前冷后热 再挺十天冷冬变暖冬。2010-01-12 07:58:29 东北新闻网。http://liaoning.nen.com.cn/77991658293035008/20100112/2614227.shtml

  14. 张淼淼。北京结束连续4年暖冬记录 今冬天气近10年来最冷。2010年03月03日 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10-03/03/content_13090595.htm

  15. 牛鑫沈阳这个冬天历史第六“冷” 平均气温较常年偏冷。2010-03-02 06:59 东北新闻网。(沈阳晚报)。http://liaoning.nen.com.cn/liaoning/338/3448838.shtml

  16. “北极涛动”造成冷冬 降雪量比历年多近八成。10-03-02 08:55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生活报。http://www.hljnews.cn/xw_snyw/system/2010/03/02/010563473.shtml

  17. 白敏怡,周慧。天津遭遇23年来最冷冬天 专家释疑寒潮频临并非告别暖冬。2010-3-6 11:42:06人民网。http://www.022net.com/2010/3-6/445523162465794.html

  18. 杨学祥,杨冬红。中国北方冷冬寒潮预报的经验教训。发表于 2009-11-14 8:05:31 科学网。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70888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