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别拿“爱心”掩盖失职

2010年01月24日 06:45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马路上遇到乞讨者,特别是残疾乞讨者,就给个十块五块的——这时,你会用“献爱心”来命名自己的行为吗?不过是看了于心不忍罢了。其实你不掏钱也没有人可以责备你,因为这不是你的分内事。

    相反,你做了一件你职责范围内的事,别人说你有“爱心”,你消受得起吗?

    据《重庆晚报》报道,重庆彭水县的一些山区学校,现在还有3万余名孩子在学校吃不上午饭。他们天不亮在家吃了早饭后来校,要等到天黑回家才能吃上第二顿饭。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家里穷,只能吃两顿;另一个原因是学校穷,造不起食堂。朗溪中心学校想建食堂,可教委只能拨给2万元,还需2万元,要学校自筹,另外,一套炊具至少要15000元,学校也没钱买。有的学生到了中午实在饿得扛不住了,就拧开自来水龙头灌一肚子凉水,权当午饭了。

    该县另一所学校诸佛完小,靠上级拨款和学校自筹资金,建起了食堂,学生能吃上午饭了。这顿饭叫“爱心午餐”。因为上面的拨款不够用,学校还要自己筹钱补亏,一旦钱不够了就让老师捐款:“这学期都捐了两次了,每次金额都在2000元左右。”该校总务主任冉启国说。

    可是,谁都知道农村教师都穷,等到他们捐不出来了,叫孩子们到哪里去寻找“爱心”?还有,这些教师就不需要“爱心”的眷顾吗?

    因为长期挨饿,朗溪中心学校至少60%的学生体重和身高不达标;“最造孽的是幼儿班的孩子,个个面黄肌瘦,严重营养不良。”如果我们真有爱心,孩子们会受这个罪吗?

    据报道,彭水已筹集120万元实施“爱心午餐”工程,预计2010年秋季,32所学校的2万余名山里娃可在校吃上午餐。我很担心,“爱心午餐”工程落成时,会被利用来进行“感恩教育”——我们一向就是这样做的——为孩子,为弱势群体做了一点本来就应该做的事情,就上升为崇高的“爱心”,要人家“学会感恩”。责任的缺口,总是被泛滥的“爱心”填上。在这感恩声中,在大红的横幅下面,那些天真的孩子会以为自己饿肚子是很“正常”、很应该的事情。因为晒财政账本,人们才知道,广州的机关幼儿园每年能得到财政补贴6000万元——在中国不会只是广州才如此吧?因为出生地不同,父母身份不同,一个饿肚子还要感恩戴德,一个吃皇粮理所应当?

    滥用“爱心”,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上升”到“爱心”的高度,是很多官员的拿手好戏,比如行人安全过斑马线,是最基本的生存权吧?可是,挂一个“爱心斑马线”的名头,你的性命就成了别人的恩赐。失职能够成全了“爱心”——这样的文字游戏玩得愈娴熟,政府部门对自己的失职就愈麻木不仁,公众的权利就愈没有保障。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