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有不少企业和个人,把在国际上获奖当成了唯一目标,甚至“跑奖”、“要奖”蔚然成风,仿佛只有冠以“某某国际奖获得者”的名号,才底气十足。针对中国人的“国际奖情结”,国外一些人甚至专门创造出相应的奖项。(12月29日《人民日报》)
国外拿个名分,回国内“招摇撞骗”,这事儿克莱登大学的方鸿渐早就干过,不算新鲜。文化自信问题,也许有;可过了六七十年,经济国力翻番地涨,这方面好像还在原地踏步,我想问题恐怕不在文化和自信这里。
所谓奖,无论国内、国际,不过是标牌、名分。支撑标牌和名分的,则是公信力、权威性和专业性。如果一个地方的“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接二连三出事,如果获奖的文学和电影其实一文不值,因为奖根本不是按照文学和艺术标准来颁的,很显然公信力和权威性就荡然无存,也就没有人把奖当回事、不再信任获奖者。进一步说,如果不崇尚表面文章,不从数字出政绩,不按虚荣分资源,未必就会有那么强烈的“捞奖”冲动。
公信力和权威性树起来,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办事,我想不会有多少企业和个人愿意大老远地到国外去腆着脸要奖。这就是说,奖杯远在天边,问题的根源却近在眼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