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说中文和“拌洋荤”

2009年12月26日 08:36   来源:解放日报   朱珉迕
    一位在某知名初中教语文的朋友,最近感到有点“雷”。因为批改作文时,她读到学生写下这样的句子:“Oh,my God!妈咪在看我的手机,over,over,我今天非被k一顿不可。”(天哪!妈妈在看我的手机,完了,完了,我今天非被揍一顿不可。)平时,几个学生也不叫她“老师”,却称以“teacher”。

    朋友苦笑:刚上六年级的孩子,竟已如此“洋气”。笔者闻之,也颇瞠目。但随即便想到几天前刚在电视新闻中看到的场景:一名参加校园招聘会的男生面对话筒侃侃而谈:“就业形势不好,先找一份工作做起来,也OK啊……”

    用中文而“拌洋荤”。这些年里,如出一辙,又司空见惯。

    要说始作俑者,恐怕是一些外企白领。不知何时起,这样的话语模式突然浮现:“上司”改称“boss”,“同伴”改称“partner”,“个案”改称“case”,“团队”改称“team”……之后,“词库”逐渐壮大,一些常用的形容词、动词亦被包装成洋文加入进来,于是,诸如“我和原来的team合作一个新case,其中一人竟与我argue了一整天”之类的话开始不绝于耳,纵然对话双方全是会讲汉语的中国人。

    部分明星和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一大源头。而这风气的蔓延,又出奇地快。很短的时间内,它从企业内被带到生活中,由青年白领波及学生一族———他们中的不少人热心追逐“企业文化”,或对“风尚”青睐有加。如今,连10岁小童也会熟练地“拌洋荤”了,威力之大可见一斑。

    然而,好奇者不禁试问,用中文时“拌洋荤”,理由何在?

    是因为,这有助于与外国朋友的交流?似乎不然。不谙中文的外国人听到这“半中不洋”之文,定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中国人于此,也不会感到轻松方便。“好aggressive啊!”?哦,夸你“追求上进”呢。———试想,每次都来这样一番“脑筋急转弯”,岂不吃力?

    或是因为,这能彰显说话人洋文水平之高超?似也不然。道理也明白:不过只是几个单词罢了。反过来说,真正的洋文高手,倒不会这样写字说话。且不提林语堂、钱锺书等洋文“好得不能再好”的老大师,单说复旦大学教授陆谷孙先生———《英汉大词典》主编、英美文学专家,英文总是第一流的了。可他的日常的言谈文章,全是规范而优雅的汉语。偶尔也夹带英文词句,但多是因为表达文意到了“非用不可”的程度,恰到好处而又适可而止。

    再或因为,这会体现中国人良好地“融入世界”?更是不然。当然可举大量外来词“洋为中用”的例子,但这“洋荤”,实实在在是以彼之文化补己之所缺,是对本土语言的丰富和完善。而母语足够正常表达的句子,偏要“安插”洋文于其中,国际上没有这样的“轨”。

    合理的动因,似乎是找寻不到的。其实,“拌洋荤”者也未必有动因。很多人会说,如此表达,只是习惯。而教人担忧的,正是习惯。

    海德格尔言:语言乃存在之家。母语,则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学习纯正的母语,是人言说的开始;用纯正的母语言说,则是其身份的标识。纯正自然意味着规范与完整。世界上的民族总以母语为傲,掌握母语后再精通外语,自然更好。

    开着“洋荤”的中文,显然与“纯正”相去甚远。当它被习惯,便意味着母语受伤害;大而言之,是本民族的文化与尊严受着无形的伤害。而这伤害,折射的又是一种“重洋轻母”的语言文化心态———单看教育,无数人趋之若鹜的外语考试与断肢残片的母语表达,其间差异便可让人窥见一斑了。

    即便抛开大道理,用中文时“拌洋荤”,多少也给人“神抖抖”之感。听者的不适是自然的,见者也会有所反应。笔者大学时的尊师,就曾用“以牙还牙”的调侃笑对“开洋荤”者:“对不起,may I抽 you?”(我可以抽你吗?)。我的朋友则用红笔划出小作者的“洋味”句子,在其下端正写道:“中国人,请说中国话。”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