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出国经费要防止反弹

2009年12月20日 07:56   来源:新民晚报   胡印斌
    据《广州日报》披露,经过一年多的专项治理工作,今年1~11月,广东省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减少了78.4%。这省下来的将近八成的财政经费,足见当地在治理上是动了真格的。不过,欣慰之余,不免有些担忧:这样阶段式的治理活动固然可以奏一时之效,但要建立起长效机制,恐怕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首先,没有信息公开,出国经费的减少注定只能是一种短期效应。长期以来,关于公费出国、公款吃喝、公车消费的信息一直没有公开,公众对于“三公”的了解,多停留于感性层面。广东省的治理效果的确惊人,可是,这项财政支出的具体数目有多大?不能让人去想象,而是应该对公众公布。仅仅是公布一个比例数,并不能算做信息公开,因为基数的大小完全可以影响对效果的评判。

    其次,节约行政经费,不应总是停留于阶段式治理,而应以制度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不然,今年搞行政经费节约年,官员们暂时克制了一下出国的冲动,那么明年呢?明年是不是就可以突击花钱,甚至把今年没有实现的出国计划放到明年?这样的反弹不仅会使以前的治理前功尽弃,还会影响今后治理的效果。只靠不断重复的阶段式治理,既浪费宝贵的行政资源,也容易影响公众对政府机关的评价。

    同时,还应树立一种适度的观念。公务人员当然应该力行节约,但是被省下来的八成经费里,有没有必要的出国也被节约了?如果这八成确属不必要,那广东省以前的公费出国也有些太滥了;反之,则现在的治理就可能过度了。过度浪费和过度节约都是依法行政的大敌。

    广东省主动约束政府官员耗费国帑的努力值得肯定,但是,仅有政府自身的主动还远远不够。政府的决策,尤其是在花钱方面,应该是可参与、能监督的。这样,才有可能真正从源头上削减越来越庞大的公费支出。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