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问题需要重新估量

2009年12月08日 06:57   来源:长江日报   刘敏
    全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正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联合国气候大会,其规模几乎与人类最大的盛会奥运会相当。如果本次会议没有通过《哥本哈根议定书》,那么2012年《京都议定书》到期之后,全球将没有一个共同文件来约束温室气体的排放。所以哥本哈根峰会也被形象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

    气候问题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在世界近现代工业转型之前,气候问题并不存在,至少不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现代化重新定义了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也发展出一套世界各国都在追求、目标大致相同的生活消费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这是气候问题的社会根源所在。

    如果说自然气候问题一度还是个别精英人物的前瞻与洞见,那么它现在已经成为每个人、每个国家都在谈论,似乎迫在眉睫的人类生存危机。本次峰会,几乎所有重要国家的首脑都齐聚哥本哈根,一些国家的国民还发起抗议活动,就是很好的证明。

    人类的行动,国家的选择都是建立在对气候问题的判断之上,然而,气候危机到底深重到什么程度,到目前为止既没有在科学家群体里形成定见,也没有在国家层面形成共识。假使确如比喻所言,气候危机到人类只有“最后一次机会”的地步,那么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将要在现代化道路上急刹车,发达国家需要彻底扭转目前高耗的生活方式,而非洲等一些地方将绝无启动现代化的可能。因此,环境保护意识仍需张扬,而气候危机的深重程度却需要重新讨论和估量。

    一些科学家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解、海平面上升淹没陆地等等后果,而也有一些科学家提出数据说,全球的温室效应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严重,其后果被夸大了。气候问题可能导致物种的消失、自然环境的改变,但自地球诞生以来,无时无刻不有旧物种的消失和新物种的产生。环境的改变哪些是可逆,哪些是不可逆的;如果不可逆,对人类生存有多大影响,如果可逆,需要多长时间,这些前提性问题的量度需要科学研究和客观数据提供支撑。

    世界各国为气候问题聚首哥本哈根,峰会上讨论的是温室气体排放量,这是不是说,世界共识是大家都还可以继续污染,继续排放温室气体,所需要讨论解决的是排污权的分配、资金负担的分配,以及国际话语权的分配。讨价还价的存在,就说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危机之深浅缓急并没有统一的判断,国家利益也许还有时间和机会放在人类命运问题之前考虑。

    我们还应该考察,气候问题之形成,在多大程度上是其本身的迫切和剧烈程度所决定,在多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人的问题意识增强了。疾病、恐怖主义、战争,在以前这大多是区域性问题,现在它们都成了全球性问题,牵动着人类最敏感的神经;核武器,与气候一样,都是足以摧毁人类文明的力量,而且核武问题比气候问题更现实、更迫近,然而核武器仍没有从人类的武器库里消失。问题意识的增强,可能导致放眼望去都是问题,也不排除增强的意识感受会造成看待问题的言过其实。

    气候问题与人类命运的宏大主题相关联,它在根本上不是一个感情问题、立场问题或者利益问题,而是科学问题。因此,加强对气候问题的实证研究,建立全球科学界的联系、交流与讨论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应该排在政治倡议、公民行动的前面。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