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身的年终评比如何保持苗条

2009年11月30日 10:42   来源:中国网   宋桂芳
    岁末年终,名目繁多的评比评选风生水起,先是秘书忙文员忙,最后是领导领奖忙。11月29日《中国青年报》消息说,鉴于年终各类检查、考核、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接踵而至,基层不得不疲于应付,云南省日前开展了党委、人大、政协和法院、检察院系统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清理规范工作。该省清理上报项目2043个,经逐项清理审核,最终上报拟保留项目58项,此次清理工作可节约经费2341.9万元。

    清理2043个,保留58个,节约经费2341.9万元——几个数字一比对,实在令人咋舌。云南瘦身年终评比的做法算是未雨绸缪,值得称道,但其瘦身的结果却也告诉我们:眼下各地各类年终评比已经泛滥到什么地步了。这还仅仅是省级层面的,往下推之,市级、县级、区级等等,评比的项目数量恐怕绝对不会比2043个少,那么,谁来推动各类各级年终评比的全面瘦身呢?

    相较于通知或运动来说,只有制度是最为可靠的。瘦身年终评比是喜事一桩,但是,公权部门组织的评比又是如何臃肿起来的呢?谁在推动虚胖的年终评比正儿八经地载着公章出炉?这样的评比给基层部门增加的额外开支应不应该有人担责?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各类评比急速瘦身之后,难免还会伺机反弹。根本而言,年终评比要从源头上瘦身,就得建立健全评比表彰的“苗条机制”。不然,年终评比虚胖的欲望压制下去了,保不准它又会在来年的春夏秋冬随时发酵。

    眼下看来,起码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一是“瘦身”年终评比会不会是云南一家的自发行为,其它地方跟进不跟进?二是“瘦身”的年终评比如何保持苗条身材,不至于过了这个节点继续臃肿下去?这两个问题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节制公权部门的“评比权”。客观地说,评比不是不重要,奖优惩劣,激浊扬清,既鼓舞人心,也鞭策后进。但是,眼下的不少评比已经沦为“评比经济”或“评比政治”:一方面,主事部门靠评比敛财,创设潜规则通道,为集体小金库增收创收;另一方面,某些基层部门借评比揽政绩,靠奖状奖杯给自己的面子增辉——因此,尽管泛滥的年终评比人人知其危害,参与者却能各取所需,也就心照不宣了。

    因此,规制评比权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将评比权列入行政许可,将滥设评比的行为等同于滥设行政许可处理,规范权力部门的评比冲动;二是政绩考核淡化奖项意识,只以实实在在的成绩和老百姓的口碑说话,从根本上约束基层部门对评比评优的需求。如此一来,劳命伤财的各类评比才能常态性保持苗条身材,而不至于规范一次减肥一次。当然,相关部门如果真要对基层工作评估得失,不妨沉下身子,让民意对职能部门的工作多些话语权。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