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治污每况愈下根在扭曲的“政绩观”

2009年11月13日 08:08   来源:红网   王艳春
    审计署日前发布审计调查结果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资金910亿元,我国“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整体水质依然较差,像巢湖、太湖、滇池的平均水质仍为Ⅴ类或劣Ⅴ类。(11月11日《人民日报》)

    此前环保部称“六成水污染防治项目因资金缺口未完成”,而根据审计署发布的数据,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仅挪用、虚报违规资金就达5.15亿,所以更严峻的问题恐怕是资金如何落到实处而非够不够,如果900余亿元的投入却只换来水质改善的收效甚微甚至每况愈下,如果“先(边)污染,后(边)治理”的思路不转变,再继续投入资金的意义又有多大?

    除了资金监管体制不健全、因水治水忽视陆上治理、责任认定不明确等因素,治水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追求GDP而忽视环境保护的“政绩观”没有转变过来。前段时间陕西凤翔的血铅事件中,在数百儿童出现血铅中毒后,政府才“姗姗来迟”地对相关企业进行了处理,而实际情况是这些企业在引进之初就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同样的悲剧在湖南武冈、云南昆明上演,本应是予民以福祉的招商引资却变成了老百姓的噩梦,公众的身体健康竟成了一些人积聚财富的代价,这样的招商引资到底值不值?许多地方政府无视环境保护,急功近利片面追求“政绩”,使一些高耗能、高污染、技术落后甚至是早已被市场淘汰的项目匆匆上马,几年下来,少数人的腰包变得更鼓了,当地的水却变臭了、土地也变贫瘠了,数十乃至上百万年才积累的资源被消耗殆尽,留给老百姓的却是巨大的身体隐患。

    巨额的外汇储备后面是沉重的环境赤字,“中国制造”的声誉之后却是无数工人廉价出售血汗的事实,集约式的发展模式的弊端已显露无疑,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却没有深入人心。在投资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一些地方不惜降格以求地引进纺织印染、化工制造和食品加工之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虽然可以在年终统计的GDP上看到一个可喜的经济增长百分比,但大自然的惩罚也随之来临,数倍甚至是数十倍于其经济效益的资金必须被投入到环境治理中,而有些资源和生态景观却永远也无法恢复。

    我国是“千湖之国”,夕阳西下、渔舟唱晚的美景成就了无数绝美的诗句,而这些却无法因910亿元的巨额投入而重现。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转型,如果地方领导还简单地以GDP论政绩,如果还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同等重要,也许就像王浩教授所言“再投入910亿也没用”。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