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吞客户的钱:牛车效率与火箭效率

2012年09月10日 10:36   来源:长江日报   李英锋(河南 公务员)

  9月7日晚,丁先生到江苏南京中央路河路道附近一银行自助区存款,因操作失误,一万元被机器吞了,当即联系银行工作人员,被告知要等两个工作日才能处理好。可他心里不踏实,报警求助也无果,便假称机器多吐三千,5分钟后客服便赶到了。银行解释是,吞了客户的钱,这钱在机器里还是安全的,但机器多吐了钱,就会影响现金安全。(9月9日新华网)

  轻轻地钱进去了,ATM机张一张嘴,没留下一个记录。遇到这种倒霉事,谁都会急火攻心,谁都想在最短时间内得到一份踏实的保障。但储户再急,人家银行根本不急,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一句程序式的电话答复,把处于不稳定甚至高风险状态下的储户利益的回归期限定为两个工作日后。

  我们要感谢丁先生的灵机一动,正是丁先生的反向思维妙计让我们看到了这部“银行服务现场剧”的下集,让我们看到了最精彩的一部分——银行工作人员在获悉“机器多吐三千”后,也淡定全无,急火攻心,5分钟后赶到了现场,原来,银行的行动效率可以这么高。

  储户的钱被吞,威胁到的是储户利益,银行的“两天后处理好”把储户的利益放到了牛车上;ATM机多吐钱,威胁到的貌似是“现金安全”,实际上却是银行的利益,银行的“5分钟后赶到”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了火箭上。银行为储户服务的“牛车效率”与为自己服务的“火箭效率”的鲜明对比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折射出了银行服务理念的本末倒置。笔者以为,如果赵本山缺小品素材,完全可以把这部“银行服务现场剧”拿去进行加工润色,它里面的不少精彩“包袱”,着实滑稽可笑,发人深思。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