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3823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其中,非国有企业占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流量的比重达44%。
当前,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正迎来诸多利好因素,但培育软实力依然是国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国境外投资合作成效显著。截至2011年底,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达3823亿美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可喜的是,非国有企业在“走出去”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占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流量的比重达44%。
当前,中国企业投资海外正迎来诸多利好因素,但培育软实力依然是国内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首先,创建自主国际知名品牌。技术和制造皆服务于品牌,推动自主创新向自主知识产权转变,进而使自主知识产权转变为自主品牌才是关键,很多国内企业忽视这一产业链条。从世界品牌发展史来看,大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主导品牌都由自身培育而来,非单靠并购可得。实践证明,辅助品牌并购成功案例较多,而主导品牌并购成功案例较少。况且并购后,整合被并购品牌的难度更甚于整合股权与资产。现阶段,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正处于从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的过渡阶段,企业在品牌建设上应立足长远,摒弃急功近利的并购模式。
其次,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如今,企业社会责任已经超越慈善和捐款的范畴,企业在海外运营过程中应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增强东道国对企业发展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提升品牌美誉度。
第三,主动融入东道国文化。海外并购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企业海外并购后,应在重构企业组织、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实现业务与文化同步整合。须知,文化上“先主动、先融入”才能实现“早整合、早受益”。此外,企业应熟知国外的工会制度、非政府组织、宗教、文化习俗等。
第四,建立企业间沟通机制,抵御海外运营风险。企业抱团“走出去”,亦能引起目的地国家的充分重视,争取到更多政策资源和优惠条件。
与此同时,政府也应当完善服务引导机制。目前,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所需的各类服务,如专业文件翻译、咨询和信息服务、项目形象设计、人才推荐与培训等依然依赖国外机构,无形中增加了我国海外经济运作的风险性。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外交部、商务部、央行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境外投资的实施意见》,提出从完善政策支持、简化和规范境外投资管理、服务保障和风险防范、保障人员资产安全等方面对民营企业境外投资提供支持。这一政策为进一步推动企业走出国门提供了良好的引导。商务部编写的《中国对外投资促进国别(地区)系列报告》、《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等也是企业熟知境外投资环境的有益参考。(李春霞)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