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对所谓的“电视剧六条禁令”进行了说明,这条搅得业内人士惶惶不安的“禁令”最终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其实说到假新闻,最近还有两条不能不提,一个是“上海一外籍女子救老人骂国人冷漠”,一个是“盘锦一女子遭派出所所长等人轮奸”,在盛传一时后也被证了伪。
如今,假新闻泛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尤其是在微博等新兴网络平台上,各类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想要分清楚真假正变得越来越难。近些年来,假新闻的社会危害有目共睹,损害个人名誉,破坏企业形象,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可既是如此,为什么还偏偏有一帮人热衷于制造乌七八糟的假新闻,而它们又何以能够大行其道、肆意流布?这无疑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思考的。
应当看到,随着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媒体在利益面前昏了头脑,甚至不惜抛弃职业底线。在他们看来,不管新闻是否真实,只要能吸引眼球、赚取吆喝就行。对于网络上的风言风语,则根本不去甄别,而是靠着照抄照搬、生拉硬扯就能制造出耸人听闻的所谓新闻。正是这种“无实事求是之心、有哗众取宠之意”的操作手法,让大量假新闻登堂入室,再加上一些网民的鼓噪和热炒,媒体是赚足了眼球,而社会却与真相渐行渐远。
若再看看这些假新闻的制作手法,便不难发现其中更是不乏策略和套路。就以近日的这几条为例,“禁令”、“国人冷漠”、“派出所所长”……这些被有意识突出强调的词汇,无一不在迎合着当下一些人愤世嫉俗的社会情绪。于是这类新闻在被广泛关注的同时,又更多地被人们带着情绪和刻板的成见去转发和评论。通过这种信息的不断叠加和强化,最后甚至会形成一种信者恒信、不信者恒不信的社会心态。对有的人来说,真相似乎就不存在了,事后不管当事人再如何努力去辟谣、去辩驳,都难免会显得苍白。
同样不能忽视的是,假新闻大行其道,相关部门的应对失当也是重要因素。在面对假新闻时,有的政府部门不及时表态,不及时辟谣,非要等到舆情发展到不可收拾,才回过味来,但为时已晚。有的则是不会说话,含糊其辞,瞻前顾后,最后非但谣没辟成,倒是又给添了不少作料,越描越黑,无法自拔。实际上,正是由于这种舆情应对的不成熟,往往给假新闻提供了进一步的生长和发酵期,极大地模糊了事实真相。
今天的中国,利益分化,社会结构复杂,时不时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假新闻冒出来,极大地消耗着社会的物质资源和心理资源。对此我们不能迁就,而应该加力,打出假新闻的本来面目。只有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对假新闻的及时纠偏机制,我们才会拥有更加健康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