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三大电商“假唱” 规制不应“耳聋”(图)

2012年08月17日 07:33   来源:广州日报   马红漫

  马红漫(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员)

  京东、苏宁之间的价格大战打响之后,引发了行政部门的关注。商务部表示,已经注意到个别大型电子商务企业竞相采取降价方式开展销售活动,并强调不论采取何种促销手段,都应积极保护消费者和供货厂商的合法权益。

  此次电商价格大战14日正式点燃,虽然混战中各方都频频放狠话,但很多盼着在“大战”中拿到实惠的消费者却大失所望。第三方数据显示,通过监测全网6大B2C商家,发现网购大家电商品降价总占比仅4.2%。更有一些网友发现,号称大降价的京东商城玩起了“先提价再降价”的游戏。先涨价再跌价,而真正便宜的永远缺货。

  电商大战沦为“炒作”闹剧并不出乎意料,一方面电商行业本身产业发展的特征,决定了他们必然要持续获得媒体曝光关注。因此,所谓的“大降价”其实正是最好的炒作题材,加上微博等新媒体的广泛参与,无论最终是否降价,炒作知名度、增加网络流量的目的已经实现了。但是,包括电子商务企业在内,无论商业企业经营业态如何创新,基本的商业伦理和规则不可能改变。任何一家采取降价促销的企业也只可能一时亏损,却不可能永远承受亏损。如果京东商城果真按照所放出的大话,即“竞争对手降价到一元,我们就用0元销售”,则意味着对这些基本商业伦理规则的背弃,最终只能是伤人伤己。即便主管部门不介入,所谓的价格恶战也根本不可能长期真正持续。

  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价格恶战”的案例,最终结果都极为惨烈。最典型的案例是1998年长虹囤积彩管大战,彼时长虹与国内八大彩管厂签订了垄断供货协议,将国产76%的21英寸、63%的25英寸和几乎所有29英寸及29英寸以上大屏幕的彩管共计300万只收归长虹,希望通过垄断彩管,让别的彩电生产企业倒闭。长虹囤积彩管掀起价格战,使彩电价格跌到了成本线上。戏剧性的是,以价格战成功的长虹最终输在了价格战上,不仅没能拯救自己也让全行业在价格战中彻底放弃了利润积累能力,导致技术更新步伐被迫放慢。随后几年,日韩彩电企业开始以等离子、液晶为新技术突破口,国内彩电企业在竞争中彻底落败,整个产业因为价格战而遭遇巨大打击。

  此外,即便从消费者利益观察,恶性价格战也未必是长期利好。价格恶战的结果是市场集中度提高,但是当竞争对手被淘汰之后,强势企业往往会选择提高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典型的案例就是格兰仕对于微波炉市场的一轮轮价格大战,在占据优势市场地位后,低价不再是该企业的竞争手段,反而以各种新产品名义不断提高微波炉市场价格。长期来看,并不意味着消费者福利的真正增加。

  总之,电商企业的价格恶战更像是一次对微博新媒体推广的试验,最终的结论只关乎于电商企业网络推广的成效判断。制造业提升及消费者福利增加只是电商市场推广舞台上的配角而已。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