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在网络上高调发动价格战,矛头直指国美、苏宁。此举引来苏宁、国美强势回应。自此,由京东、苏宁、国美参与的电商价格战似乎已硝烟弥漫、大幕徐开。
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的消费者纷纷闻风而至,四处围观、到处比价。然而,一天过去,电商“网上约架”却戏剧十足。一边是约战双方不断隔空喊话,大有血洗商场也要为荣誉而战之势;一边是各类“突发事件”引发网友争相“吐槽”:“京东没见一轮轮跳水降价,苏宁易购网页打不开。”不少人发现,大家电品类三家“同时有货”的商品不多,5%、10%的承诺价差也很难判断,比价无从着手。有监测还显示,在价格战之前,各电商是先提价再打折。电商价格战被指忽悠,众电商均未信守降价承诺。
一场事关生死的价格战,眼看就演成了闹剧。靠比价赚吆喝促销的手段,竟成了噱头之下的免费营销广告。尽管这类“假降价、实营销”的手段对电商来说很常见,但当电商价格战的战火从网上延烧到传统销售行业后,人们还是差点当了真。
噱头往往以“价格”的名义进行,但实际价格再下行的空间已经无多。作为一种并不成熟的商业模式,电商要在市场中抢得先机,常常不得不依靠价格战争完成行业的野蛮生长;但寻求回报的资本对无底线的压价却也承受有限,如何在价格战中随时甩几颗烟幕弹麻痹“敌人”、迂回包抄,似乎也是电商们必须考虑的手段。这就形成了一种悖论。一方面,压得已经无法再低的价格,在不断试探着电商的资本底线与承受能力,谁最先亮出底牌,谁最先崩盘;另一方面,在各种真真假假的“跳楼促销”中,难以得利的消费者又能再相信几次电商的“狼来了”?这场充满了虚伪的价格战中,也许没有谁能做“渔翁”。
竞争是个好东西。但是当竞争以一种野蛮无序的方式进行时,市场规律就会被肆无忌惮地打破,商业信誉就会被视为敝履。就像这次众电商信誓旦旦的价格战,企业之间的比拼,靠的不是技术进步、产品差异创新、增长价值空间,而是无底线地压价格,甚至是比谁更能忽悠消费者。这种商场上缺失底线、丢失信用的野蛮战争,对整个行业无异于竭泽而渔。
价格战的恶果大家都知道。但是,以支付企业信用为代价的价格战的后果,人们也更明白。已经过于同质化,靠价格来打仗的国内电商们,倘若连做生意最基本的信誉也没了,这种畸形拼价的结果,长期下去,无论谁胜谁负,都会在消灭竞争的同时,也把行业信誉、企业信用一并给消灭了。其结果,就是不仅大家谁也做不了“渔翁”,消费者更要为竞争消失后的高额垄断、信用丧失付出惨重代价。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