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中国的“消费金牌”如何炼成

2012年08月15日 07:38   来源:长江日报   莫丰齐

  伦敦奥运会,中国居奖牌榜第二。同时,中国人在伦敦创造的另一个纪录更让人“叹为观止”。

  据国际信用卡巨头Visa公司统计,奥运会期间,中国游客出手最为阔绰,平均每笔消费高达203.04英镑,约合人民币2030元,排名第二的阿联酋平均每笔消费只有181英镑。

  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尚排在全球120名开外,但奢侈品消费能力,却已经轻松超过了“总量第二名”日本,以及“单笔消费第二名”阿联酋。

  奢侈品不是普通消费品,也不是必需消费品,国人为何会趋之若鹜?原因大致如下:

  占便宜心理作祟。一说是“免税品”,中国人就会争相消费。成本一百块的东西,平时卖一万块,“免税”了卖九千块,国人就会觉得占了大便宜。

  “保值增值”需要。这几年,有些人开始有了“钱生钱而不是汗生钱”的理财观念。一万块钱一瓶的拉菲,中国人觉得是稀罕物,争相买,结果供不应求,价格涨到两万元一瓶,国人觉得是投资。

  送礼进贡的需要。买奢侈品送人,同时给足了双方的面子。奢侈品代替传统礼品,成了新的社交工具。

  享乐、炫耀所需。有些人有几个钱了,为了以示与原来那个层次的人的“区别”,奢侈品成了体现个人社会价值的强悍标签。

  据说,中国最大的奢侈品消费是公款消费,有一些豪华型的奢侈品消费,绝对不是白眼人能抓到尾巴的。真正买奢侈品的人,也根本统计不到。这绝对不是说“他们的钱爱怎么花怎么花”的简单问题,必须要严肃地追问一句:你们的钱,从哪里挣的?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