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橙色预警发布!未来3小时局部降水量50毫米”——拥有191万粉丝的“上海发布”,8月13日中午1时10分发微博说。大约一小时之前,它就发过微博:预计6小时内,会有短时强降水,可能造成雷电灾害事故。提醒大家,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
颇具人气的“上海发布”,是上海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的官方微博。8月8日,在上海遭遇台风“海葵”袭击之时,它曾发出过一系列的微博。
早晨7时,它报告说:“台风橙色预警解除前,企事业单位可安排放假或换休”;上午10时,它提示:“上海旅游集散中心今天停开所有旅游班次”;中午12时多,它通告:“京沪高铁、沪杭高铁今天12点以后列车调整”,随后,又发布了地铁缩线运行、磁悬浮线临时关闭等动态信息。
看到这些,你会明白,为什么一个官方微博,会有如此高的“人气”。从这些微博里,可以看到一个政府网站所应具备的及时、迅速的信息发布功能,也可以管窥在台风、暴雨这样的突发天气面前,政府部门尽可能细致的应对举措。
为应对“海葵”,上海市临时转移37.4万人,6327艘船只进港避风。除了常规的应急举措之外,还有许多并不显眼的细枝末节:全市各公园及一些游乐场所关闭;停开旅游班次15条,已购票的游客,可以无条件退票。考虑到暴雨天气游客外出不方便,特意将退票期限延长至7天。在台风橙色预警解除前,各类暑托班一律停课;不涉及国计民生和城市运行的企事业单位,安排放假或换休;未按时上班职工不做迟到处理。台风之后,纳税申报期,做了相应的延长;百姓网联手上海警方微博,帮助车主寻找雨中丢落的车牌。
抵御自然灾害,是每个城市都要面对的课题。我们通常强调面对突发灾难时的应急机制,如何应对风险,实际上考验着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水平。不仅仅是灾难发生后的抗灾、救灾,更有灾难发生前的预防;不仅仅是常规性的应对手段,更有针对现实情况的因地制宜;不仅仅是预案的细致周到,更有对经验教训的认真总结。
城市的地理环境、建筑设施、人口分布不同,同是台风,上海和深圳的防范举措就可能不太一样。在设计预案之时,需要的不只是尽可能完美的总体框架,更有具体而微的细节: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给尽可能多的人以提醒,什么时候关闭轨道交通,如何疏散滞留的人群,怎样为退票的游客提供方便,暴雨中被迫停留的车辆如何处置……
考虑得越周全,遇到问题解决起来就会越方便;安排得越细致,执行起来就会越容易。谁都知道要避免民众遭遇灾害的侵袭,成功的风险预防,有时候就是警告人们留在家里不要外出,提前关闭高速路入口,补习班停课一天,单位放假轮休……
城市的设施和运行方式,通常不是为紧急状态而准备的,但是,城市的管理者们,却必须有防患于未然、解决非常态事件的思维。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它的建设理念、管理方式、预警措施,应该以此为依据。
“7·21”暴雨之后,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全市下凹式立交桥增设掉头阀工作。短短几天之内,二环路的掉头阀工程全部完工。一个小小的工程改进,将缓解再次遭遇暴雨之时立交桥沿途的交通拥堵。
谁都不可能先知先觉。应急方案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直接决定其实施效果的优劣。灾害面前,细节的执行力,是政府管理智慧的集中体现。不断调整原有的思路和模式,及时补漏,将会让城市更具人性化。而这也正是以人为本的题中应有之义。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