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债:从“改良剂”到利率之“锚”

2012年08月06日 07:1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刘 溟

  我国债券市场深度和产品成熟度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解决这一病症的“良药”必然是创新,作为定向工具的私募债就是这样的创新产品——

  私募债的快速发展是从诞生之日开始的。

  从国际上看,美国、欧盟、日本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均已形成完备的私募债券运行规则,非公开定向发行已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主流融资方式之一。

  从国内情况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11年4月29日发布了《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标志着定向工具正式加入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大家庭。不到一周,中国五矿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3家企业共计发行130亿元。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在银行间债市的成功发行,标志着新的发行方式、新的债务融资工具从此进入投资者视野。

  从私募债已经发挥的功能看,这一金融工具更像是融资市场结构的“改良剂”。

  我国债券市场深度和产品成熟度仍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解决这一病症的“良药”必然是创新,作为定向工具的私募债就是这样的创新产品。

  私募债最主要的突破是解决了公开发行所要面对的规模限制。由于公开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总量不能超过发行人净资产规模的40%,这就压缩了企业直接债务融资的空间,也阻碍了按需融资的实现。而私募债可以为特定企业安排个性化的融资要求,也可以满足大型机构对一次性大额配置和集中配置的需要。可以说,私募债券产品设计的灵活性,助推了整个市场的产品创新。

  从社会融资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银行间私募债推动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市场的平衡。非公开定向发行工具在满足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承销商便利融资需求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与现有公开发行体制相辅相成,共同提高了直接融资市场吸引力,这将修正当前直接、间接融资比例失调的现状。

  同时,这无可避免会挤压传统间接融资市场,倒逼商业银行不断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过去不得不借助银行贷款的高度信息保密企业、40%限制额度用完的企业、不满足公开发行条件的优质企业或将放弃成本较高的银行贷款,转向直接融资工具,这将顺势要求商业银行改革经营模式,提高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以及服务经济的能力。

  从投资者培育的角度看,银行间私募债的发展培养了更多的理性投资者,完善了合格投资人培育机制。目前公募债券的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等,他们对风险的控制并不是主动选择,而是被动地依赖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和主承销商,存在更多的是搭便车的心理。而这些中介机构并不是万能的,在监管过程中由于制度缺陷,并不能对风险进行全面及时的防控,甚至有些机构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私募债券市场由于自身的特点,流动性相对较弱,可依赖的相关机构又较少,这对于培养投资者风险监管的意识、培育结构优化的投资人群体则具有较为积极作用。

  如果我们再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把私募债自身的发展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结合起来看,私募债快速的发展结果有望为融资市场提供一个市场化的利率之“锚”。

  由于公开发行的规则所限,企业还无法完全做到按需融资,与之相伴的是市场利率被低估。而私募债券的快速扩容将是解决供需不匹配的优良方案,因为这会通过真实的价格信号引导资金的优化配置。

  虽然目前私募定价仍以公募债券利率为“锚”,但业界预计随着私募债券不断扩容,更市场化的私募债券利率有可能成为信用债券定价的另一重要参考,这也将为宏观调控由行政性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帮助。

  虽然私募债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显露出了众多积极作用,但私募债券市场本身也暴露出了一些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诸如流动性不强、投资者队伍单一等问题。对此,在银行间私募债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考虑引入合格机构投资人制度,以满足不同市场参与者对于私募债的投资需求,同时完善私募债流通转让机制,增加二级市场流动性。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