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起薪低”的正常与不正常

2012年07月27日 08:11   来源:山西晚报   李劭强(江苏教师)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近期发布的大学生收入报告显示,2011年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初始工资为2719元,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7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这种“脑体倒挂”的现象有其正常的地方。首先,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劳动付出是不一样的。虽然,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比农民工低,但是他们的劳动付出和工作环境是不同的。即使,大学毕业生起薪比较低,但他们的工作环境通常比较体面,劳动量也没有那么大;而农民工不同,他们通常在远非舒适的劳动环境中,付出大量的体力劳动,同时也忍受着离家别井的苦楚。因此,农民工获得更高的收入也属正常,在市场经济下,付出更多者当然应该获得更多。

    其次,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的市场需求是不一样的。在经济发展的现阶段,农民工是一种需求量更大的、更紧俏的劳动力,而大学毕业生处于一种相对饱和,需求相对匮乏的状态,又怎么能够期待大学毕业生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难道仅仅因为他们有一张文凭?

    当然,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也隐藏着一些不正常的地方。一方面,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尽管,劳动者是平等的,岗位的不同只是分工,但一般而言,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应该更高,因为他们付出了更多的教育成本,付出了更多的沉没成本,他们在社会的发展中可以起到更大的作用。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离市场的需求有些远,离人才的成长有些远,结果培养了一批既不符合市场需要,也没有实现个人成长的“人才”。这些“人才”除了拥有一纸文凭之外,缺少独立的思考,缺少实际的能力,他们在市场中的失败理应被看成是教育的失败。

    另一方面,这种情形也说明我们的经济存在问题。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自然是脑力劳动代替体力劳动,集约化的模式代替粗放式的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对人的“解放”。但在现阶段,我们的经济发展依然建立人口红利的基础上,我们对人,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是首位的。如果普通的劳动力就可以满足生产中的需要,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又何必需要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填充”?所以,在目前的阶段,常常会出现大学生不值钱的论调,或者出现高学历人才被奢侈消费的现象——明明是高学历人才,却只能干简单的体力劳动。

    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可以看成是农民工辛苦付出的结果,也可以看成是市场对以前扭曲的分配机制的拨正,这都是一种市场进步的表现。体力劳动者应该得到有尊严的报酬,应该获得体面的生活。但同时,这也是一种需要反思的现象:我们的教育是不是落后于形势,我们的经济是不是到了转型的时候。因此,在解读大学毕业生起薪低的新闻时,应该客观全面一些,既看到积极的一面,又看到问题的一面。这才是有益于社会的思考。

(责任编辑:李志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