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前的机场建设或许“超重”

2012年07月26日 07:11   来源:齐鲁晚报   王聃

  来自《福布斯》杂志的报道称,中国民用航空总局20日宣布,中国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82个新机场和扩建101个现有机场,其实82个新机场多为“不需要”的。报道指出,在2011年,中国有大约130个机场亏损约20亿元。对此,国家民航总局局长李家祥表示,中国现在的机场建设并不超前,而是滞后。机场建设作为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应有一定的超前性。(7月24日《环球时报》)

  比较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航空出行次数将达到0.5次左右——中国机场的数目确实是“太少”。而因为其本身的基础性与战略性特征,机场建设的确是需要超前意识的。

  从更具体的角度来观察,机场建设首先是一项投资行为。它不仅关系到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入,也关乎机场日常维护管理的高额投入。所以,较之我国机场的建设现状,真正值得追问的其实不是速度问题,而是建设效益问题。

  按照现行的投资体制,机场设施建设的一次性投入多来自国家投资,而机场的日常维护管理费用多由地方政府来负责。如此投资模式,将不可避免地催生出许多三四线城市追求机场式的“虚拟地方形象”。它们不惜在项目的可行性上动手脚,先把机场建起来再说,但因为日常客流量实在太少,加之高昂的机场日常管理费用让它们不堪重负,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机场被闲置,或地方政府强力支撑,乃至发出红头文件,令当地公务员外出必须乘坐飞机。

  早有调查性报道表示,中国中小机场亏损是个公开的秘密,全国90%的中小机场处于亏损状态。于此情况下,一些地方政府“不堪重负”也要抢着建机场,只能说是沉湎于某种幻觉中不可自拔。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