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涪陵区加油加气站管理实施办法》文件曝光。文件规定,涪陵所有加油加气站均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加油加气站经营期满30年,政府无偿收回。文件随即遭到舆论质疑,有学者发文指其“违反《物权法》”、“歧视民营企业”。(7月19日《新京报》)
不论是先期通过的号称“36条”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还是随后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都把发展民营经济放在一个极其突出的地位,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
其实,对民营经济的看法,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从割资本主义尾巴和毒草到承认其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补充,再到今天以政策的形式巩固民营经济的地位,承认它也是独立的经济形态,我们看到了民营经济逐步得到“正名”,推动这种转变的还是市场法则在起作用。
正如年6月8日的《重庆日报》所表达的,“无数实践证明,哪里的民营经济活跃,哪里的经济就发达,哪里的人民群众就富裕。”这一点不仅仅是重庆得出的经验,也是广东甚至是整个中国改革30年所得出的经验,因此,如何对待民营经济及民营企业家,重庆日报的结论无疑是发自肺腑的——“要着力完善市场环境,加快行业协会发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财产不受侵犯,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合法经营不受干扰,旗帜鲜明地维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
党报的表态获得了重庆工商界人士的热烈拥护,当天的报纸至今收藏在这些引车卖浆者手中。然而,正是在这个一个月前还在大力为民营经济鼓与呼的重庆,其下辖的涪陵区通过了《重庆市涪陵区加油加气站管理实施办法》,涪陵所有加油加气站均实行特许经营制度,声称加油加气站经营期满30年,政府无偿收回。这一办法的出台,据说有一个崇高的目的,即是为了反腐和整顿油品市场。
对此举是否合法及30年收回的质疑,官方回应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涪陵区负责人称他们向重庆市商委汇报过,“商委表示支持”;第二,称此举有法律依据,参照了建设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该办法规定“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行业,依法实施特许经营的,适用本办法。”负责人又称,虽然规定没有提到加油站,但是有一个“等”字,“我们认为加油站也可以纳入”。
无疑,重庆市商委若真是支持此举,则与国务院出台的政策相抵触,属于违规行为,显然需要地方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国家相关法令政策;对于国家的法规,地方政府穿凿附会凭一个“等”就可以任意扩大法规之边际,其实质,不能理解为对法律的理解误差,而是一种不受约束的无限膨胀的权力欲望,是一种极具典型性的违法行政。
以其思路,地方政府的任何行为都可借这个“等”字,从而获得合法外衣。而一句“无偿收归国有”,更让人看到了在权力暴力横行下,《物权法》与宪法沦为一纸空文的社会困局。如果对这种公权力的自我膨胀不加约束,则不仅对所有的民营经济是一种致命摧残,更将严重威胁到所有公民的私人财产,届时将回归到改革之前的境地,只有国家没有社会,更没有个体。
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要明确法律法规的边界,依法行政,克制无限扩张的权力欲望,少插手经济生活,让上帝的归上帝,市场的归市场。以投资来说,在法律没有禁止的情况下,民资都可以涉足,不能因为赚了30年钱就被无偿收归国有,毕竟现在离“共产”的时代还有一段遥远的路程要走。否则,不仅法律被践踏于地,而且将极大动摇民营经济的信心,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波及本就不景气的就业市场,届时,重庆又有何可庆?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