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各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保持着较高的招商热情和投资冲动。但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于急迫,一些地方也存在相关项目一哄而上的问题,容易导致新兴产业布局上的重复建设和建成后的产能过剩。
最近两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门词汇,不仅激发了许多企业的投资热情,更牵动着各地招商引资的神经。
在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以物联网、云计算、生物医药、多晶硅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出。有关资料显示,31个省区市中,有28个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2011年规模以上的LED投资项目比上年猛增近80%;30个省份把新能源及相关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近百个城市把太阳能、风能作为支柱产业……
当前,世界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主要经济体增长乏力;国内部分行业和企业效益下降等矛盾比较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此背景下,各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并保持着较高的招商热情和投资冲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值得肯定。毕竟,当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和调整,科技发展面临着新的革命性突破,主要国家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信息、生物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我国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既有利于帮助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也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续添新动力。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由于急于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些地方也存在相关项目一哄而上的问题,容易导致新兴产业的布局上的重复建设和建成后的产能过剩。
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有超过130个电力项目获得审核通过,其中超过95%属于风力发电项目。目前,受下游需求疲软、风电并网难等影响,风电产能过剩问题将进一步加剧。而光伏产业在经历快速发展之后,由于行业准入门槛过低,低水平、低技术的重复建设严重,同样也面临产能过剩的困局。此外,多晶硅、云计算等领域也存在着短期内过度膨胀导致行业发展困难加剧的问题。
上述现象表明,尽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商机无限,如若离开了科学规划与布局,就可能再度走上传统产业粗放发展和重复建设的老路。
因此,各地在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规划和论证,要从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出发,选择符合实际的项目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要抓手和着力点,避免区域内的产业趋同或者同质化竞争;需要进一步严格准入标准,对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要从企业规模、技术参数、能耗比、投入产出比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标准设定,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对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强化行业的监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努力做好区域间的产业布局规划的衔接,力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
不久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从而为我国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指导。越是在发展机遇面前,越应该保持清醒头脑,避免在规划落实中“大干快上”,避免各地企业一哄而上,避免新兴产业走上老路,才能最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和有序发展。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