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乳协要用事实让消费者信服

2012年06月13日 08:25   来源:红网   于文军
    2012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今天在京举行。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向记者表示,乳制品企业三年整改成就显著,从时间纵向看,的确是历史最好,希望大家不要过度质疑。为了力挺乳品质量,宋昆冈对记者坦言,“其实我自己的孙子,喝的就是国产奶!”(6月12日中国网)

    宋昆冈的孙子是否喝国产奶,无从考证。即使喝了,也说明不了什么,你孙子是什么人?他喝什么,公众就一定要跟着喝什么吗?这是什么逻辑?    

    说国产乳制品是“历史最好”,这意味着以前的国产乳制品是差的,差到什么程度?为什么差?说目前是“历史最好”,好到什么程度?国标是低标准还是高标准?距离国际标准还有多远?如果只是比以前的好一些,但仍然没有达到消费者公认的合格标准,这个“历史最好”还有什么令人可喜可贺的意义吗?能成为大家放心消费国产奶的充分理由吗?    

    至于消费者的质疑,无可厚非。质疑不是空穴来风,没有问题,大家能质疑吗?即使没有问题,质疑也没有坏处,质疑是苦口良药,没有质疑,就不会有乳制品企业的洗心革面,就不会有国内乳制品行业的进步。    

    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的做法更像一种公关行为,用心是良苦的,可以理解的。如今,国产奶遭遇了信任危机,广大消费者用脚投票了。这能怪消费者吗?是国产乳制品企业咎由自取。曾几何时,国产奶的问题被频频曝光,且被曝光过后“屡教不改”,消费者被伤害得太深了。其教训是深刻的,它说明:企业若不把消费者当成上帝认真对待,耍弄、算计消费者,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是长期存在的。行业及其企业的市场形象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改善的。消费者理性而公正,不会因为你自吹自擂而一再上当。可怕的还在于,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就失去了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当初,洋奶制品在国内市场上所占的份额并不多,如今,尽管价格一提再提,仍能赢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国内乳制品不是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要想重新得到消费者的信任,就得用事实说话,用质量说话,让市场来说话,而不能靠“公关”自说自话,否则,只能沦为笑柄。为此,乳制品企业要有卧薪尝胆的准备。

(责任编辑:李志强)

分享到:
延伸阅读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